池州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

来源:池州市政府网 编辑:徐晏秋 分类:池州市,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级,政策速递 时间:2018-02-12
【字体: 】 【视力保护:

专栏1 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市重点文化设施

1、池州市大剧院、池州市美术馆。

2、应急广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县区重点文化设施

1、贵池区文化馆、区剧团小剧场。

2、东至县文化中心、县图书馆。

3、青阳县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少儿图书馆。

4、石台县图书馆。

专栏2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程

全市所有公益性文化场馆实现免费开放。

乡镇、村(社区)文化建设工程

1、乡镇(街道)、村(社区)普遍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0%达到国家标准。

2、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建有综合性文体广场,达到省村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关标准。

图书馆乡镇

分馆建设工程

实现图书馆乡镇分馆全覆盖,构建县乡两级图书资源建设、流通、服务网络。

数字化电影

放映工程

1、推进数字化电影放映,形成覆盖全市的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网络。

2、探索农村电影放映从流动向固定、由室外向室内建设。

乡镇数字电视

环网建设

行政村以上有线数字电视全部联网,城区和乡镇双向网络实现全覆盖。

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工程

全市城乡完成转换任务,将现有的标清模拟信号升级为高清数字信号;基本完成双向化改造任务。

专栏3 重点建设的数字资源、文化数字网络平台

重点建设的

数字资源

池州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录制系统数字化率达100%,播出系统数字化率达100%,传输发射系统数字化率达100%,提供数字声音广播服务,建立内容制播云平台,全部采用网络化制播环境。

重点建设的

文化数字网络平台

池州新闻网、池州网络电视台。





3、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公益性文化活动,创新办好“池州民歌赛”、“百姓大舞台”等品牌文化活动。统筹利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大力实施“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推进农村公共图书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县、乡统一平台、统一管理、通借通还。广泛开展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深化“百馆(站)千村文化结对”活动,发挥文化馆(站)的业务资源优势,与美好乡村中心村综合文化设施(农民文化乐园)结对发展,定期开展演出、讲座、展览、培训等下基层文化活动。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和资助目录,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积极培育文化领域非营利性组织,探索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

专栏4 重点公共文化活动、重点扶持的文艺单位

重点公共文化活动

全国性摄影大赛、池州民歌赛、百姓大舞台、广场舞大赛、贵池区广场文艺演出、东至县尧舜之乡月月乐、牯牛降灯会、青阳县激情广场大家唱。

重点扶持的

文化艺术单位

1、池州市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分公司。

2、池州市创作研究室。

专栏5 重点文化品牌活动

市本级

品牌文化活动

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杏花村文化旅游节、中国池州傩文化节。

县(区)

品牌文化活动

九华山庙会、石台茶文化节。

(二)繁荣艺术创作生产

1、加强艺术作品创作。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逐步形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的常态化。围绕重要节日纪念日,以脱贫攻坚、美丽乡村、诚信廉政等现实题材为重点,围绕池州厚重的历史文化,以传承历史、弘扬文明、以古照今为出发点,加强戏剧、广播剧、电视剧、微电影创作生产和图书出版,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池州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积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提高立项率。重视摄影、美术作品创作和展览展示,组织艺术家创作体现池州特色的摄影美术作品。

2、完善文艺评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文艺评奖的导向激励作用,进一步完善评奖机制。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建立获奖作品跟踪考核机制,推动获奖作品面向公众多演出。

3、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完成池州地方戏曲资源普查,形成普查报告,建立地方戏曲数据资源库,推动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实施戏曲剧本孵化项目。戏曲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戏曲表演艺术团体为群众演出。举办优秀戏曲展演活动。

专栏6 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重点项目

1、挖掘整理池州傩戏傩舞、青阳腔、目连戏、文南词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目,力争将5-6部非遗剧目搬上舞台,开展国外交流展演10场。

2、打造2-3台在全省有影响的舞台艺术精品。

3、推出2-3部反映池州故事的电影,1-2部电视剧,打造1部具有池州特色的原创广播剧。

4、组织创作一批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力争获全国、全省重要奖项;扶持3-5位在全省有影响的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

(三)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1、加强文物保护。重点做好国保、省保和市保单位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加强古民居保护利用与革命文物保护,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日常维护,加强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严格维修工程管理。申报第八批国保单位、第八批省保单位,提请市政府公布第五批市保单位。编制东至县华龙洞考古遗址公园、七星墩遗址保护规划。协助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工作。加强文物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严厉打击盗掘古遗址、古墓葬等破坏文物的犯罪活动,确保文物安全。

2、推进博物馆建设。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博物馆免费开放运行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加快东至县博物馆、石台县博物馆、九华山佛教博物馆建设,重建青阳县博物馆、九华山历史博物馆。推进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整合馆藏资源,运用新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建立集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的数字博物馆,提升陈列展览和服务绩效。

3、拓展文物利用。发挥文物资源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城乡文化内涵,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发挥文物资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育一批文物旅游品牌。开发文博创意产品,进一步拓展文物利用综合效益。

专栏7 文物保护重点工作

遗址保护

东至县华龙洞考古遗址、七星墩遗址保护。

文物保护

1、东至华龙洞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齐山摩崖石刻、榉根关古徽道等国保单位的项目申报、规划编制、修缮保护。

3、元四章氏宗祠、清溪塔等省级文保单位的规划编制、修缮保护。

4、市博物馆城隍庙展陈项目申报、陈列布展。

博物馆建设

1、东至县博物馆。

2、石台县博物馆。

3、青阳县博物馆。

4、九华山历史博物馆、九华山佛教博物馆。

(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建立非遗数据库,制定实施分类分级保护。依据池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建成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展示中心,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展示区和传习基地,建成青阳腔艺术博物馆。

2、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创建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探索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等模式,结合发展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开展生产性保护。建设大九华水墨玉骨绢扇、青阳农民画等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开展“名师带徒”工程,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和培养机制。推动民间文化走进社区、走进校园。

3、推进池州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信息记录工程。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记录,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

专栏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

1、建成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展示中心。

2、建设青阳腔艺术博物馆。

3、实施名师带徒工程。

(五)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按时序进度完成改革任务。落实“先照后证”改革要求,公开准入标准,优化审批服务,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文化市场领域,加快建设多层次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市场,重点发展演出、娱乐、网络文化、艺术品等市场,鼓励、扶持和规范民营艺术表演团体发展,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引导推动演出、上网服务、游戏游艺、歌舞娱乐等转型升级,积极参与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改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打造阳光市场主体。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创新执法监管方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文化市场分级分类管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确保人员编制、经费、装备落实到位,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规范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行业管理。建立市级广电监管调度中心,加强日常安全播出管理,强化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完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手段。防范和查处非法广播电视台(点)、黑广播,整治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加强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广播电视广告播出和电影市场的监管,加强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和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差转台)的监管,规范和维护广播电视播出和传输秩序,强化广播影视社会管理。鼓励和规范社会资本进入出版物发行业务,加强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发行市场。建设出版物零售超市,建立出版物网络销售平台。大力发展绿色印刷和数字印刷,全面提升印刷业的整体实力。完善版权服务体系,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扩大软件正版化成果,推动版权产业发展。

专栏9 文化市场重点领域

重点市场领域

网络市场、网吧市场、演出市场、娱乐市场、艺术品市场、出版物市场、印刷市场、版权市场、电影市场、广播电视市场。

专栏10 广播影视行业管理重点工程

市级广播影视监管调度中心。

专栏11 重要新闻出版单位

池州日报、池州广播电视台。

(六)培育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1、培育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依据市政府十三五发展战略布局,以培育完善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坚持以项目为引领,通过重点行业带动和政策落实,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不断充实文化产业项目,健全完善文化产业项目库。丰富文化产业发展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加快文化与旅游、建筑、园林、农林等领域融合发展。构筑“两圈一带”文化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以九华山为龙头的佛教观光文化、以杏花村为代表的农耕民俗文化、以升金湖和牯牛降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文化等“三大品牌”。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整合池州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演艺文化产业、民俗文化产业、节庆会展产业、动漫创意产业,开发具有池州特色的文化服务产品,建成一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体验为内容的新型文化旅游景点。利用我市独特审美观感的自然、人文和产业景观,大力发展摄影等特色产业,组织开展最佳摄影点创建活动和面向全国的摄影大赛。

(作者:安徽 池州市)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