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开创古镇发展新境界

2018首届文旅创新周庄论坛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徐晏秋 分类:智库动态,专家智库,文产智库 时间:2018-07-10
【字体: 】 【视力保护:

顾劼亭(钢琴演奏家):

为什么先讲东西方文化跨越式、跨时空的碰撞呢?因为我们所讲的古典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全世界都有自己的古典文化,而且面临同一个问题——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在3年前开始做了一个尝试,和中国戏曲百戏之祖——昆曲进行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尝试,名字叫《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它与传统戏曲最为不同的是,讲了一个跨时间,跨空间的故事,然后把不同的艺术种类平行地放到舞台上,让大家有一个全景化的直观。

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地方——昆山周庄,是昆曲的发源地。其实在几百年前,昆曲就是一个非常时尚的事物,兜兜转转经过这么多年,成为经典。可是它到今天再次回归到我们视野中时,它又是时尚的。我们尝试把传统与当代的东西同时放在一个舞台上,以全景化的形式来看待整个变迁,就会发现,时尚是流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早做东西方文化共融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剧场当中,所有观众要到剧场才能体验我们产出的这些文化内容。而今,我们试图打破这个格局,走出剧场,不仅仅停留在某个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多元的方式、方法,不仅仅是对这个地方的某一种实景产生回忆的情感,更多地可以通过诸多文化故事产生关联,并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些表演背后的文化故事。

肖怀德(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目前,文化旅游融合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两个困境。第一个困境在于,文化旅游既是一种文化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在文化行为和商业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个认知鸿沟。第二个困境在于,文化旅游既需要知识、理论的创造,更需要落地实践的操作,理论与实践之间也存在一个鸿沟,需要弥合。

我的思考聚焦于以下几点:第一是转型升级。从我个人理解来讲,其实无所谓转型,或者说一个地方的文化及经济发展,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断回答我从哪里来、我是谁的问题,是一个重新去发现自己的过程。第二是消费升级。今天的中国消费者,他们对于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觉醒,因此重新去发现人的价值,重新去思考人的维度,这是消费升级内在的动因。游客见识广了、要求高了,更挑剔了。第三是寻找灵魂。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灵魂,寻找灵魂的过程是一个非常专业和复杂的过程。一个地方有非常多且散落的文化资源,这些散落的文化资源怎样形成一个线性的文化叙事,这就需要一个好的文化叙事者或者讲故事的人将其串连起来。

黄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摸清了传统文化活化的规律,才能找到切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这一套规律我总结为创意者经济。周庄要做文化,我相信它一定是与数字文化紧密相关的,而数字文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既不是要做渠道,也不是要做内容,而是要做生态。搭建生态,让所有的渠道、内容都可以在这个生态里自由地长出来。

中国的数字文化生态中最有活力的是UGC(用户生成内容)。当前数字文化跨界创新的核心就是UGC的爆发,这是我国数字文化发展的最大成就。UGC之所以可以蓬勃增长,不在于它的创意水平有多高,而在于它永远都可以不停地自我完善。这个自我完善的动力是从创意者跟专家之间、创意者跟消费者之间反馈回来的。我们很难在这里说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没有这么明显的界限了,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这种创意者和消费者之间永不停歇地互动、创意、生产,是我们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大繁荣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增量改革,我们谁都没有料到这种产业生态体系带来的巨大增长。

文化旅游小镇的定义,绝对不是以旅游者为中心的,现在文化产业一定是以创意者为中心的。创意者在哪里,粉丝就在哪里,而不是游客在哪里,创意者在哪里。如果我们认为主体是创意者和平台,那我们政策的着力点就在这两个方面,我们政策聚焦一定不是今天服务了500万名游客,明天服务1000万名游客,而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周庄来进行创业。

罗炯荣(浙江远见旅游机构设计集团创意设计总监):

我从携程旅游上看游客评点,看到了游客对周庄、乌镇、西塘3个古镇景点的评价。相同的评价中,关键词是江南水乡古镇、地方小吃、景色很美、民风淳朴、古建精美等。但其中有3个评价不太一样:周庄,孩子喜欢;乌镇,管理规范;西塘,适合情侣。由此可见,周边的古镇“大同”“小异”。对于“大同”我们暂且保留着,“小异”往往可能会是一个卖点,是客观的市场反应。

古镇创新的一步——通过互联网数据读取市场反馈,把“小异”放大。品牌的表达,是理想、感性的认知。感性的认知是模糊的体验,所以只做品牌表达是不够的,更需要内容,就是一系列精准的业态,因为业态是可以被游客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业态如何升级?我这有“变态三法”:第一变是“老店创新”,第二变是“植入网红”,第三变是“传统转型”。

何艳珊(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

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珍品,但是在当前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却常常被看作阳春白雪,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让古老的昆曲艺术在小镇空间中重焕生机,我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艺术创新和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

我记得曾看过“新乐府”改编的昆曲《山桃红》唱段。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改编作品:首先,在舞台布景方面,大舞台中间又给两位昆曲演员布置了一个小舞台,这个小舞台将昆曲演员的表演和流行音乐式的乐队伴奏隔离开了,因此并没有破坏昆曲的“虚拟性”特征;其次,两位戏曲演员的唱腔、身段、伴奏等也都符合昆曲的“程式化”要求;最后,昆曲的表演总体上体现出了写意的风格。因此,这种创新的形式虽然添加了很多原本不属于昆曲的元素,但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并没有破坏昆曲的韵味。昆曲艺术既不是写在权威著作中的概念,也不是存储在博物馆里的古董,它作为一种活生生的文化现象,理应用现代人可以接受的形式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来,用创新形式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当然,与此同时,昆曲的创新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时尚是随着时代变迁的审美形式,而风格则是持久的文化积淀。昆曲艺术中蕴含了悠久的文化积淀,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审美趣味,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风格永存”。如果我们再用创新、国际化的形式把其中的文化精髓开发出来、推向世界,昆曲艺术就可以在世界舞台上引领时尚潮流,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国际品牌。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