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演艺:经典“大剧院制造”开启“解读时代”

来源: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网 编辑:徐晏秋 分类:智库动态 时间:2018-01-29
【字体: 】 【视力保护:

“中国观众现阶段还是更适合原汁原味的经典版本制作。”多明戈大师两年前在大剧院面对媒体时的这段话犹在耳畔,这部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联合制作的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就已经开启了经典歌剧“大剧院制造”的“解读时代”,不能不感叹舞台艺术潮流的变化之快。

到底是原汁原味好,还是任由导演信天游好,这在世界歌剧舞台上一直都是每一部新制作热议的话题。多明戈的话没错,因为他现在演唱的基本上都是威尔第歌剧,意大利歌剧文学的风格并不适合过度演绎和深度解读。而致力于阐释精神和哲学层面的瓦格纳歌剧恰恰非常适合做深度的解读,以便观众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间接明确地去理解瓦格纳“升华”了的世界。
世界级波兰导演特雷林斯基的版本,非常有寓意性地用多媒体图像和九宫格的空间布局,一步步地引导着观众进入到瓦格纳的精神世界,比如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隐秘的爱情之路是从军舰最高处的驾驶舱开始,逐级向下到生活区的船舱,再到船底货仓遭败露,最终魂归大海,这样的走向是与瓦格纳在这部歌剧中关于爱与死亡,关于黑暗之美的崇拜是完全一致。特雷林斯基大量地运用多媒体回避了此前我们看到过的太多效果上的“耍”和“炫”,而是让每一个画面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在辅助观众理解剧情和人物内心发展的。
我曾经在柏林看过德意志国家歌剧院2001版的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没有改变故事时代,一个看上去很老旧的制作,但导演仅仅用一个“书虫子”姑娘痴迷海盗船长的故事和她拒绝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发疯,幻想着海盗船长来营救她,并采取了“盗梦空间”式的舞台手法,彻底解释了一个多年来人们一直不能够信服的故事——为什么桑塔一见到倾心被魔咒困住的船长,并且为之不惜葬身大海。在这里,“真实的”桑塔最终发疯杀死了她的“丈夫”(哑剧演员),然后自杀。这其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来解析故事和角色,它的学术性其实非常的强。虽然说,“解读版”是需要“原汁原味”经典版本作基础的,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讲,直接看“解读版”会感觉更加引人入胜。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