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 | 特色小镇如何做好“特”字文章?

来源: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网 编辑:徐晏秋 分类:智库动态 时间:2018-01-29
【字体: 】 【视力保护: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特色小镇”已经从一个公众知之甚少的概念成了一个势头强劲的风口。特色小镇正日益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平台。频频出现的特色小镇话题也成为今年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的关注热点。那么,特色小镇到底该怎么建才能增强其发展内生动力呢?今天我们来听听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建议:

去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此后,住建部公布了127个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各省市也密集出台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有的提出计划建设100个,有的则达到200个。

面对特色小镇建设热,国家发改委很快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产业建镇,防止照搬照抄、“东施效颦”、一哄而上。

今年两会期间,特色小镇话题热度不减。

政府工作报告: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发展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加快居住证制度全覆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提高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民建中央:《关于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提案》

民建中央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提案》,提案指出,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引领带动了全国小城镇建设。住建部公布的127个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更是使得打造特色小镇工作在全国各地迅速铺开。但特色小镇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有对特色小镇内涵认识不深,定位不明晰;产业定位同质化,特色不鲜明;市场动员困难,政策扶持不到位;资源要素瓶颈难突破,建设推进难等。因而,需要把握小镇创建节奏,分梯度逐步推进,避免平均主义和摊大饼式推进。集合资源要素,重点建设示范小镇,尽快发挥引领作用。

为此,民建中央建议:

加强政府引导,做好建设规划。着力提高各级政府和小镇创建主体对特色小镇理念与产业内涵的认识,以战略性、前瞻性思维谋划、规划小镇建设。引导地方科学做好特色小镇规划,根据产业、地域、文化特色,探索差异化建设模式,对已经谋划在建的特色小镇,认真分析规划吻合度,进行优化完善。注重旅游、生态、文化功能与产业的融合。

挖掘自身特点,找准产业特色定位。应有前瞻性视角,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深挖产业特色。坚持差异化发展,对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定位相似的小镇择优选择,避免同质竞争,要在细分领域占领制高点。以补短板思维,优化产业生态圈,打造特色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完善推进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服务、市场运作”,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把握小镇创建节奏,分梯度逐步推进,避免平均主义和摊大饼式推进。集合资源要素,重点建设示范小镇,尽快发挥引领作用。优化考核机制,轻数量、重质量,以功能融合与综合效益作为主要考评标准。同时做好宣传推广。

因地制宜,加强要素配套。一是立足产业基础,盘活土地存量。小镇建设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坚持集约用地,创新用地政策,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与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挂钩制度。二是围绕小镇需求,制定特色人才政策。同步做好人才规划,强化高校人才支撑,注重工匠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多层次培养小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各类人才。三是创新融资方式,落地做实PPP融资模式、PPP合作模式等,研究设立特色小镇发展产业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导向和杠杆放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徐钧健:特色小镇建设一定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2016年,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率队赴浙江诸暨调研城镇化建设,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徐钧健也参加了这次调研。“诸暨是我的老家,调研过程中,家乡的小城镇建设让我感慨颇深。于是,这次带上两会的《关于特色小镇建设不能搞运动的建议》就应运而生了。”徐钧健介绍。

“特色小镇要有特色,要因地制宜,要实事求是,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千万不能盲目跟风。那么到底要有什么特色呢?”徐钧健拿着提案告诉记者:“特色小镇一定要有自己坚持的产业特色。”

“特色小镇一定不能只是给一个‘特色’的命名。如果一个小镇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它将很难长久兴荣下去。对于一个城镇来说,必然会产生人口的集聚,通过产业兴盛来带动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正惠民的政策,这也是发展特色小镇的根本目的。”在徐钧健看来,落实到百姓利益的政策才是务实的好政策。

为避免“流水线”生产方式大规模的造城、造镇计划,徐钧健在提案中建议,全面清理上一轮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中的不良工程,必须坚持有特色产业基础,坚持科学、客观的特色小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特色小镇资金投入和使用监督体系,建立更为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公正、公平程度。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特色小镇不是房地产的“圈地运动”

朱鼎健认为,特色小镇不应被曲解成房地产的“圈地项目”,应多规合一,结合当地特有资源做全方位的产城开发和建设,要让当地百姓成为“特色小镇”之主体和最终受益者,而非开发商。

近年来,加入“特色小镇”建设队伍的房企数量日渐增多,其中不乏多元产业的深度开发,一定程度上为升级当地产业、改善片区就业做出贡献,但也有不少近水楼台的“圈地者”,搞非科学的规模式开发,大量消耗水土资源,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适得其反。

“美丽村镇的建设,与单一的房地产开发要做的完全是两回事。”朱鼎健向记者表示,“后者往往将‘特色小镇’包装成一种纯粹的卖点,进而为自己搞开发盈利铺路,不考虑村镇本身的发展需求。”

单一的房地产开发并不能解决乡村建设的难题,朱鼎健为此提出一个“全域旅游”或综合产业的概念,“一个项目形成上下游衔接的全产业链,比如第一产业种葡萄,第二产业做葡萄酒产品,第三产业做葡萄酒节和旅游参观,去带动周围整个片区的发展。”

朱鼎健相信每一个乡村的存在必然有其因,“它为哪个产业服务,就把它的内在特质性放大”,基于原有特色的产业升级和优化,才能真正提升乡镇的价值。

“既然全国有这么多乡镇,如何能让村民不要背井离乡、跑去大城市找工作,回乡创业,是特色小镇建设要思考的命题。”朱鼎健说,“要让当地百姓享受到特色小镇的红利,成为最终受益者。”

全国政协委员、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特色小镇应避免“千镇一面”

“很多地方‘一哄而起’做小镇,难免一窝蜂,特色小镇应重在‘特色’。”全国政协委员黄其森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对国内“特色小镇”建设风潮的看法。

去年两会期间,黄其森就曾提出过“加快保护性开发古镇古村,留住更多美丽乡愁”,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房企也正从单纯的建房子转向主题城镇的开发和运营上。黄其森认为,特色小镇是未来城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值得房地产企业去耕耘的一个方向。

“但是我们在建特色小镇时应注意,避免在‘千城一面’之后又是‘千镇一面’的趋势。”在黄其森看来,目前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建设呈现出一个问题:同质化严重。“赶时髦”、盲目投资、一窝蜂地快速复制,越来越多小镇以发展之名被迅速建设起来,却缺少“核心产业”和有价值的竞争力,未能实现“产城融合”的本义。

“浙江的特色小镇为何能走在全国前列,因为产业‘特色定位’做得好,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黄其森认为,特色小镇最重要的还是在“特”字上做文章,将地方独有的产业资源与小镇建设融合好。

在选址方面,他认为,核心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小镇建设更容易成型,相反,在基础条件不甚成熟的地方空降一个小镇的难度很大。

“小镇建设也不能是纯房地产开发,”黄其森表示,“特色小镇建设要规划在先,保留文化风貌,更不贪大求洋;其次要注重产业导入、人口导入、技术导入等,要具备提供优质配套服务的能力,加强后期管理、维护和运营,保障特色小镇可持续健康发展。”

浙江省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特色小镇建设应确保“一镇一风格”

“实践证明,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破解空间资源瓶颈制约,有利于解决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有利于促进高端要素聚合,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是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全国两会,张天任将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快特色小镇培育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的建议》(下称《建议》)。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2014年,浙江省首提特色小镇概念;2015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从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出发,作出了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重大决策。

目前,浙江省省级重点培育的特色小镇已有两批79个,涌现出了像杭州余杭梦想小镇、山南基金小镇,湖州长兴新能源小镇、丝绸小镇,嘉兴桐乡乌镇互联网小镇、绍兴越城黄酒小镇、丽水龙泉青瓷小镇等众多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受到了中央的关注与认可。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张天任认为,特色小镇在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存在认识误区,对特色小镇的独特内涵把握不够,把特色小镇完全与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园区,与传统意义上的景区和乡村等同起来;有的地方不够重视产业特色培育,小镇与小镇之间产业雷同度过高,造成同质竞争;有的地方改革创新不足,跳不出传统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市场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为此,张天任提出了四条具体建议:

一是始终坚持产业为基。

张天任认为,特色小镇的核心元素在于产业特色。建议各地在加快培育特色小镇的过程中,统筹布局,加强指导,支持特色小镇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立足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发展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特色产业,进行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力求产业“特而强”。

二是积极推进功能融合。

《建议》称,特色小镇的功能是多元融合的。建议在加快培育特色小镇的过程中,除做强做特产业功能外,要注重发掘文化功能,汇聚人文资源,形成文化标识;嵌入旅游功能,挖掘旅游题材,丰富旅游元素,力求打造成高级别景区;夯实社区功能,树立“小镇客厅”理念,完善医疗、教育和休闲设施,推进数字化管理全覆盖,确保“公共服务不出小镇”。通过对这些功能的深挖、延伸,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三是充分彰显风格魅力。

张天任还建议,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特色小镇的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打造“精而美”的“高颜值”小镇,确保“一镇一风格”。具体体现在:面积不贪大,空间集中连片;建筑不追高,强化建筑风格的个性设计,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速度不图快,坚守生态良好底线,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基础,使绿色、舒适、惬意成为小镇常态。

四是高度重视改革创新。

《建议》还指出,特色小镇要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建设,根本动力在于改革创新。因此,建议进一步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充分给予小镇独立运作的空间,引入有实力的投资建设主体,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进一步强化制度供给,可推广实施“创建制”,重谋划、轻申报,重实效、轻牌子,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形成“落后者出、优胜者进”的竞争机制;实施“期权激励制”,政策扶持从“事先给予”改为“事后结算”,对于验收合格的给予财政返还奖励;实施“追惩制”,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实行土地指标倒扣,确保小镇建设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委书记韩军:让更多特色小镇成皖南“珍珠”

提及安徽宣城的发展建设,韩军如数家珍般提到了宣城市内的一个个特色小镇,灵芝小镇、宣砚小镇、宣纸小镇、扬子鳄小镇、查济小镇……他说去年宣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特色小镇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正在规划建设中,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争取在未来几年,宣城市还要打造2到3家5A级景区。

“去年宣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特色小镇建设,并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用地保证、资金支持等方面。”去年宣城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创建的实施意见》,在用地保证方面,对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且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特色小镇,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由市和县(市、区)按照8:2配套比例给予保障。在资金支持方面,宣城市财政设立5000万元的专项资助基金,对年度考核合格的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给予一定专项资金补助,另外在融资、项目、人才等方面也出台了具体支持措施。

“目前宣城市正在重点打造17个特色小镇,今后还会推出更多的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韩军对记者说,宣城市已确定宣酒小镇、敬亭山小镇、扬子鳄小镇、徽州味道小镇、宣纸小镇、桃花潭小镇、查济小镇、灵芝小镇这8个特色小镇作为市级首批创建类特色小镇,同时将徽商故里小镇、甜蜜小镇、古南丰黄酒小镇、树木博览小镇、富氧民宿小镇、雕刻时光小镇、养老小镇、马头小镇、宣砚小镇列入培育名单。

“每一个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中,我们都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让每一个小镇都保持它独有的特色,可以说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全市特色小镇紧紧依托当地的优势产业,确保在产业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功能特色等方面不重复、不雷同。未来宣城还会推出更多的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它们在生态保护、文化挖掘、产业集聚、创新升级以及打造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大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罗祖亮:积极稳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加强规划审批,妥善解决资金和土地等发展要素问题,建立监测评估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国家有关部委去年也下发通知提出,2020年前,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在政策红利下,众多地方政府和地产企业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然而,在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难题仍未解决的情况下,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防止出现一哄而起、千镇一面,乃至泛地产化的现象,是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罗祖亮建议,加强对特色小镇的规划审批,量化产、城、人、文、景、旅游等方面的客观标准,严格审核把关,增强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特色小镇的建设资金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政策供给、规划引导、审批服务等方面支持,最大限度优化资金环境,提高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在集体土地供应上进行探索,使特色小镇建设朝集约化、节约化、紧凑化方向发展。建立事先、事中、事后的监测评估制度,对于打着特色小镇的名义占用土地、浪费土地资源、污染环境的,应依法予以严惩。

全国人大代表、献县淮镇中街村党支部书记哈明江:打造医养结合下的健康旅游特色小镇

“我们镇存在老区改造的需求,也有新区建设的任务,我们要想有发展,必须谋划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路。”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冀全国人大代表、献县淮镇中街村党支部书记哈明江带着任务来“取经”。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难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消费能力,但是受养老硬件、软件的限制,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现在存在人口老龄化现象,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提升养老产业的服务品质很有必要。”哈明江代表表示,结合淮镇中街当地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将会有力推动当地的发展。

哈明江代表说:“我们镇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不少村民对农业种植兴趣不大,发展服务业能带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具备发展旅游的优势,交通相对便捷,还有天然的地热资源,可以开发温泉等项目,我们镇发展旅游业前景很不错。”经过长期的调研,哈明江认为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016年首届河北省旅发大会推动河北旅游业跨越发展,不少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近年来,河北旅游发展突飞猛进,我们也想搭乘这班快车,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哈明江代表认为发展旅游业需要多借鉴好的经验,也要听取他人意见。

“无论是发展医养结合还是特色旅游,提高当地老百姓的收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哈明江代表说,对于发展特色旅游,他们不仅会借鉴好的经验,更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健康养老旅游小镇打造之路。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