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物馆公共教育对比:创新与人才是关键

来源: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网 编辑:徐晏秋 分类:智库动态 时间:2018-01-29
【字体: 】 【视力保护:

近年来,博物馆、美术馆的教育职能日益受到业界重视和社会关注。为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更好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不管是国有美术馆还是民营美术馆都有意识地推出各类公教活动。在博物馆公教活动数量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活动类型同质化、名目花哨但内涵不足、缺少具有广泛影响且可持续的品牌项目等问题,而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相关专业学科建设滞后等深层问题更加突出。

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美国博物馆联盟主办的“2016中美博物馆公共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召开,会议聚集了中美两国多家博物馆公共教育界的专家及公教部门负责人,就博物馆公教各方面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对于如何优化公教活动、深化教育成果,更好地推动国内公教事业的发展,或许从中可以找到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多维度开展公教

中美两国的博物馆事业在近几年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在观念和理论上也已经从收藏与研究转变为教育。在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美国博物馆的公教工作已经变成博物馆内所有部门的工作,而不只限于公教部门。在美国,对于“成功”的定义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博物馆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评价方式。他们普遍认为,一个教育项目成功与否,并不在于举办了多少场活动、有多少人参加,而是它给观众带来了什么可以辨识的不同,在人们生命中真正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看起来,美国的博物馆教育更加关注外界,注重观众的感受与参与,而不仅仅是知识介绍。

与美国的博物馆公教事业相比,中国起步较晚,目前尚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中国的公共教育一般是结合展览和收藏进行互动活动,通常的方式包括多国语言的展览导赏、艺术讲座与讨论、针对儿童和中小学生的互动、在教导员带领下进行的儿童艺术创作活动等。同时,与美国一样,中国的部分博物馆公教也走出了墙外,更多地开展社会实践项目,为艺术表演、社区活动提供平台。此外,也越来越多地举办晚间或闭馆后的活动,并提供餐饮及活动,让一些家庭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在博物馆共度愉快时光。

虽然中国的博物馆由于公教活动的拓展正变得更加外向,越来越主动地与观众发生联系,努力在人们生活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但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少,例如活动虽多却不精、形式多样而教育效应甚微、美育的效果只停留在表面而未得到延展、未建立起完善的公教机制等深层问题也日益凸显。

多角度贴近生活

在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教育不如西方普及的情况下,博物馆如何扩大受众范围、提高与人们生活的相关性,从而增加普及性,服务更广泛的人群,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研讨会上,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部主任桑德拉·杰克逊·杜蒙特提到,要使博物馆变得不可抗拒,唯有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行。她说,“博物馆要去关注那些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即便是负面的、消极的事情。有时生活不是完美的,艺术也一样。博物馆并不是一个脱离现实世界的机构,博物馆要做的是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激起更多讨论,让更多人的声音被听到。聚焦当下公众关心的事情、关注社会的不平等,才能获得观众的信赖与关注。”

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教育副馆长温迪·伍恩则谈到了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可以变得无孔不入。MOMA近年开发了许多线上课程,使观众在进入博物馆前就能在网络上了解博物馆。并创建了线上社区,使更多学习者保持联系,他们可以互相分享学习感受、相约看展,他们的关系往往维持到5年以上。这种大力开发数字博物馆的方式很新颖,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也明显地提升了博物馆受众的广度。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则提出在策展上下功夫,拉近观众与艺术的距离,尤其在展陈布置上的用心造境能更快地使公众“入境”,在营造合宜的舒适氛围中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知识的熏陶。国外一些专家也提出,可以将观众、美术馆当地的居民引入到策展之中,让更多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文化进入策展环节,展览会得到更好的诠释。

多领域跨界合作

国外很多博物馆正在不断用更有创意的方式利用自己的资源,与更广泛的机构合作。例如,许多博物馆和医疗保健机构合作,为医生提供培训,将博物馆作为一个疗愈的空间,比如设置针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项目,或是公众瑜伽课等。而国内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北京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果美侠谈到,故宫馆外项目的拓展是其实施公教的一个重要手段,他们通过与珠宝、书籍、工艺品等不同领域的机构合作,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打包成不同的特色项目来广泛传播故宫文化,并吸引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故宫文化。北京现代民生美术馆也将公教活动与舞蹈、音乐、电影等其它领域相联系,馆长周旭君说:“我们希望未来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而是一个各行业的人都能共同参与、互相交往的公众舞台。我们希望未来的美术馆能成为社会公众交往和激发创造想象的理想平台。”

与此同时,关于博物馆与当代艺术的连接也逐渐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点。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认为,今天的博物馆职能和过去已经不一样了,特别是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也包括了让当代艺术较好地融入社区和生活。此外,一些专家也提到了这种多领域的合作必然离不开艺术家的参与,如果能使越来越多从事不同门类的艺术家参与到博物馆公教活动之中,亲自与观众接触、表达、阐释,会更容易激发观众的兴趣,并促进理解。

多渠道引发情感共鸣

在丰富多样的公教活动中如何让观众进行深度体验和接受,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任蕊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认为博物馆的公共教育事业是架构文化意识形态的一个桥梁,很多美术馆也有对某一块特殊教育领域的坚持。例如央美美术馆早期以艺术作为通道,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这一群体,他们通过一些活动,来引入人群对这个特殊群体提供相关的帮助,并架起互动,引领他们走进美术馆,共享艺术。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学习创新部主任卡琳·加德纳表示,近年在美国进入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我们越来越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思想,这样就会产生更多的偏见、不平等,这些不理解与不平等将人们分隔,更不利于社会发展。而艺术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别人的思想,博物馆更是应该创造沟通的平台,引导观众走出自我、理解他人,培养同理心和全球理解力,这样才能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丹佛艺术博物馆学习与参与部主任麦罗拉·麦克德莫特-路易斯介绍,为了增加观众参与度,他们会在展览中推出一些实验性的互动项目,明确要求参观者参与创作活动,大家不仅可以通过共同完成任务来增进沟通,也能在交往中引发更多的情感共鸣,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关于艺术以外的教育。

多层次介入学校教育

许多专业人员提出,面向未来的博物馆公教必须与学校紧密连接,互信互助,相辅相成。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部主任黄琛认为,博物馆原来的工作中心更多是把收藏展示给观众,但如今博物馆更应面向未来,所以在教育的设计中应该将观众中的青少年儿童这类人群作为侧重。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杨应时也提出,未来的博物馆公教需要“抢占高点,占领教育”。

这些观点都提出了博物馆、美术馆需要与学校加强合作,推动建立起多元、稳定的合作机制。与会专家也纷纷建言献策,如在课表中专门安排进入公共文化空间学习的课程;组织美术教师观摩学习,以便于其充分了解博物馆资源后开展课程,并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与教育机构合作出版博物馆教育的相关书籍,作为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本分发给学生等。

面向未来的博物馆公教事业不仅要向学校输入人才,更需要学校培养输出专业人才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博物馆公教领域缺少专业人才,大部分工作人员缺少系统的培养,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美术馆与博物馆的管理者即便意识到观众教育的重要性,也因为缺少观众分类或评估的方法与相关理论,而难以组织有效的观众教育和娱乐活动。因此,如何让更多的学校开设相关课程,邀请专业教师授课,系统培养出一批该领域的专门人才,是博物馆更好地发展公教事业的根本保证。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