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文化价值探索中国电影发展路径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徐晏秋 分类:智库动态,专家智库,文产智库 时间:2018-12-11
【字体: 】 【视力保护:

日前,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北京召开。课题首席专家、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军从项目总体任务、研究思路、关键问题以及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和陈述。5位子课题负责人贾磊磊、王志敏、王海洲、周星和刘汉文分别从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创作、美学、史学、电影教育和产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

改革开放40年来,在电影理论建构和方法论方面受到西方影响较多,西方的理论话语在中国电影研究主流表述中曾一度占据优势地位。因此,从中国传统美学中汲取营养,构建中国自己的电影文化表述体系,不仅可以为中国电影正名、确立身份,还可以为正在寻求方向的中国电影艺术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在学术价值方面,课题要研究“中国电影学派”构建的内在支撑体系和展现的电影艺术精神,确立中华民族电影的精神品格,形成体系化的、蕴含着我国文化密码、价值取向、核心观念的中国电影学派理论话语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本课题指称的“中国电影学派”并不是指活跃在我国某个时期、由某个群体所组成的艺术创作流派,而是指不断演进、持续延展的我国电影影像体系中所蕴含的艺术传统。

课题总体研究框架呼应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影像技术急剧发展的现实背景,探讨以国家命名的电影艺术创作和生产的发展路径。

具体到5个子课题,分别是子课题一:通过进行中国电影学派创作研究,探讨中国电影学派生成、发展的艺术规律与路径问题,中国电影学派的艺术创作与中国电影的工业生产相互协调、共同发展问题,以及中国电影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问题;子课题二:研究中国电影学派的电影美学体系,以及当代中国电影美学批评体系问题;子课题三:阐述中国电影主要创作者的代际演变及其作品的美学特质,发现和总结中国电影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子课题四:研究面向新时代的中国电影教育新体制,为中国电影学派持续发展探究人才培养和科研保障;子课题五:通过研究中国电影学派的生存发展策略和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模式,探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路径与运营模式。

开题论证会上,评议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的研究思路和具体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厉震林指出,课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必要性,对清楚认识中国电影以及让世界了解中国电影有着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认为课题的总体构架设计合理,并提出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横向比较,注意研究范围不宜太窄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晓云提出其对本课题在研究对象和主体以及研究的时间限度、空间维度方面的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章柏青强调,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核心问题,并强调每个子项目的研究方向要和课题总方向保持一致。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涌表示,要注意课题较以往的研究应有所突破。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指出,归纳和阐述其实是建构中国电影学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同时做好阐述工作。

(作者:连晓芳)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