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宣城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来源:宣城市文改办 编辑:徐晏秋 分类:宣城市,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级,政策速递 时间:2018-02-12
【字体: 】 【视力保护:

关于进一步加快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11331”发展思路,抓住建设“一带一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历史机遇,承接上海自贸区辐射,融入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实现借势借力发展、跨越崛起,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快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市区目标: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从2014年的27.4%增加到30%左右;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从2014年的34%提高到40%;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从2014年的18%提高到3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从2014年的7.5%提高到2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从2014年的31.5%提高到35%;市区人口达到65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

市域目标:到2020年,全市经济规模(地区生产总值)与南京市、湖州市、芜湖市的比值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与上述三个城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辐射能力显著增强。中心城区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高,中心城市对辖区内县市辐射和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对周边的南陵县、芜湖县、高淳区、溧阳市、长兴县、临安市、安吉县等地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市交通有效改善。环网相联、快捷畅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形成。对外交通进一步改善,东向发展大通道建设初见成效,东向发展第一站、东进西出桥头堡地位基本确立,成为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城市内部路网逐步增密,微循环系统日益畅通,路网集散能力和交通可达性进一步提高。

宜居品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住房、供水、排污、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建设逐步加快,“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保障格局逐步建立,人居环境、生活品质、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城市宜居特色进一步彰显,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切实提升。

城市管理全面升级。智慧型、长效性城市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网格化、规范化、制度化城管模式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更加精确、敏捷、高效,城市安全运行保障、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城市管理体系全面确立。

城乡空间更加优化。规划的战略引导、统筹协调作用显著增强,空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加快构建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具有宣城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格局。

城市个性更加明显。创成全国生态市,生态宣城、文化宣城、健康宣城建设进一步推进,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脉络和景观系统加快形成,城市环境品质、历史底蕴和人文活力逐步彰显,“山水诗乡、多彩宣城”的城市形象愈发显现,“健康宣城、养生福地”的城市品牌愈发响亮。

二、建设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

(一)打造现代产业之城。抓住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战略机遇,分享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推进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打造面向长三角地区的新兴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到2020年,力争培育千亿产业1个、百亿园区5—6个、百亿企业2—3家、50亿——100亿企业5家、10亿——50亿企业25家、1亿——10亿企业42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95%以上,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4年的28.5%提高到5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业比重从2014年的20.3%提高到40%。

大力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坚持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发展,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扎实开展“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活动。打造“山水诗乡,多彩宣城”城市形象品牌,创建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到2016年,接待国内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入境游客超过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5%。到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指标、旅游总收入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提高。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科学规划,整体开发,着力打造中央商务区、城市特色街区和城市综合体,增强中心城市吸引力。着力培育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充分利用“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的优势,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尽快将其培育成皖东南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依托我市自然生态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和配套产业支持,打造“健康宣城、养生福地”,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健康养老、中医药养生、健康旅游等健康养老产业。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养老产业体系,产业总规模达到300亿元左右,成为“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知名的健康休闲养生养老目的地、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孵化和集聚发展城市,打造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农民和农业企业主体地位、发挥政府扶持政策导向作用、扩充协会指导帮助职能,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产业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郎溪家庭农场模式,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二)打造综合枢纽之城。以发展便捷化、低碳化、智能化交通为目标,构建高速、高效、高质的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打造立体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空、铁、水、公多种方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高对内对外交通辐射能力。航空:依据地缘优势,发挥安徽省第一个小型客机与直升机的通用机场——宁国通用机场作用,推进泾县通用机场建设,建设芜宣机场快速通道,积极开展空港新城综合开发规划工作,打造区域门户枢纽机场和航空物流中心。铁路:依托已通车的京福高铁、在建的杭黄高铁以及施工图审查阶段的商合杭高铁,增强我市的高铁枢纽地位;积极争取2015年开工建设皖赣铁路宣城至绩溪段扩能改造工程、既有宣杭线、皖赣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力争“十三五”期间规划立项宣城至铜陵铁路、宣城至镇江(苏皖赣)铁路,开展泾县至宣城至高淳(南京)城际铁路规划前期工作,打造皖东南和南京都市圈内重要铁路枢纽。水运:完成芜申运河宣城段、水阳江航道整治及水阳江宣州综合码头、芜申运河定埠港等工程建设,打通连接长江和太湖的航运通道,提高通航能力。全面提升宣城港口运输能力,打造沿江内河航运中心,建设辐射皖东南、沟通长三角的内河转运主枢纽港。公路:到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力争达到540公里,一级公路通车总里程力争达到480公里,提升公路通畅能力。同时,继续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推进村村通延伸和通畅工程,努力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对外实现与苏浙沪地区便捷互通,对内形成市县“1小时”和县乡“半小时”交通圈。

完善区域交通枢纽设施。紧抓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的历史机遇,建设宣城公路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等,整合各类交通设施,形成一体化枢纽建筑体,建成“零距离换乘”的便捷客运体系、“无缝隙衔接”的高效货运系统,增强宣城空间集聚能力和中转服务能力。在主要客运枢纽之间实现公共交通直达,多数客运枢纽之间40分钟到达;主要客运枢纽公交疏解比例达到80%以上,地面公交换乘时间在10分钟以内。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北环线跨水阳江与宣狸路连接工程,打通城市外环线路,加快形成“三环八射”路网结构。

(三)打造山水生态之城。以创建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充分发挥我市生态优良、资源丰富的突出特色和优势,形成城市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机制,全面提高城市品质。

在全省率先创成国家生态市。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郎溪、广德、泾县、旌德四个省级生态县创成国家生态县,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强力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积极防治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继续开展环保绿剑行动,确保区域环境安全,保持生物多样性。

加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树立全域绿化理念,全力建设市区植物园、大中型公园及河流景观带等一批项目,加快构建“点、线、面、网、片”的生态园林体系和立体式城市绿地景观,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市政务云计算中心与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发展城市物联网平台,加快推进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三大基础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加强重点领域专业数据库建设,实现全域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和数据共享、工作互动、无缝对接,实现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的监控、调度、管理、考核及应急指挥一体化,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建成全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建立城市规划、房产管理、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重要地理信息应用示范系统,建立三维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集地下空间、防汛指挥、城建基础设施GIS管理、“地下数字管网”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市政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城市科学管理水平和基础信息监管能力。

(四)打造平安幸福之城。立足民生需求,拓宽投资渠道,充分利用长三角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加快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群众幸福感、舒适感和安全感,营造安居宜人环境。

全面推进教育卫生文体事业发展。在深入实施三个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与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总体目标相适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加快宣城职教联盟发展,加强中职学校建设,推动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支持合工大宣城校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事业,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2017年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财政逐年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加大卫生资源供给。到2020年,全市成功创建1—2所三级甲等医院。医疗、公共卫生、院前急救、采供血等卫生资源的空间和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5张病床、3名医生。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实现街道办事处有卫生服务中心,社居委有卫生服务站,形成城市居民的“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加快图书馆、规划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与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具有宣城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体系。强化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基础文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每个社居委都有文化活动室。加强文化历史遗产保护,力争到2020年,我市国保、省保单位达到100处,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市”、“中国书法城”。加快建设市体育运动学校和市围棋学校,完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打造城区居民“10分钟健身圈”,打响“中国田径之乡”、“全国围棋之乡”品牌。力争到202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以上。

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养老市场产业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格局,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料服务就近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专业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来源多元化和老旧小区、棚户区综合整治。到2020年,市区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51万套,36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逐步形成以公租房为主导的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政策体系。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切实优化提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市民居住条件,全面改善居住环境。

全面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供水、排水、电力、燃气、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水电气供应保障能力。到2020年,水源水质更趋优化,城市供水能力由11.5万吨/日提高到34.5万吨/日,单位工业污水产生量逐年下降,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6.65万吨/日提升至28万吨/日,污水收集管网由232.2公里增加至616.2公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70%。给水工程:以青弋江、水阳江作为我市城区主水源,形成双水源互为备用。加快完成昭亭水厂二期扩建(5万立方米/日)、大豪水厂扩建(10万立方米/日)和巷口桥、孙向水厂新建工程,配套供水管网建设,推进改造老城区给水管网,拓展新区管网,互连现有水厂管网,形成完善、安全的城乡一体化供水系统。探索推进分质供水系统建设,结合产业集聚区开发,谋划工业专用水厂建设,分离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满足不同层次与对象的用水需求。排水工程: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双桥污水处理厂、敬亭圩污水处理厂等扩建工程,改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中心城市污水、污泥处理能力。完善污水管网与排污泵站工程,重点加大老城区等污水设施改造力度,提高截污能力。电网工程:积极推进军塘(巷口桥)220千伏、罗田(孙埠)110千伏、长桥(西二)110千伏、沈村110千伏、宣五220千伏、泥河110千伏、城南110千伏、水阳110千伏等电力工程建设。天然气工程:加快天然气推广利用工程建设,推进供气站、供气管网、天然气服务网点及抢险服务中心、车用CNG加气站等天然气系统工程建设,完善供气保障体系。加快老旧小区天然气改造进度,提高我市天然气普及率。垃圾处理: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优化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成宣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工程,提高可燃性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置力度。

提升城市抗灾能力。加强城区暴雨、大风、雷电、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等系统建设,增强抗击气象灾害能力。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城市内涝片区整治,推进城区排涝泵站系统完善工程,改造市区敬亭圩、别士桥、谢村、马王桥、杨家嘴5座排水泵站,新建双塘排涝泵站,新增规模107立方米/秒,完善城区河沟治理工程和配套干管升级改造或新建工程。结合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体系设施。完善城市消防设施布局,强化消防安全保障。

三、建设中心城市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我市建设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持之以恒抓好“六城同创、六年并进”活动,按照“一项工程、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皖苏浙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工作。

(二)突出规划引领。一是加强我市中心城区同长江经济带、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区域一体化规划研究工作。积极响应上述区域规划,研究我市中心城区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城市的产业分工、交通对接、城镇空间分布、生态保护和文化旅游等内容,为更好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谋划思路。二是加快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多规合一的基本原则,在强化与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杭州都市圈等周边区域城市及城镇群联系的基础上,加强内部统筹,构建区域联系畅通、内部城镇空间架构合理的区域城镇网络体系,从规划层面明确宣城在皖苏浙交汇区域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完善各专项规划。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抓紧开展战略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编制,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规划支撑体系。

(三)优化空间布局。围绕全域规划、全域管理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深化战略规划研究,强化单元控规编制,拓展专项规划覆盖面,不断优化完善城乡空间,加快构建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一是适时调整行政区划。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优化城市形态,解决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生存空间,整合经济资源,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宣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经济辐射带动力。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的金字塔形的城镇等级结构。强化中心城区,着重提升中心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在突出中心城市建设、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同时,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推进体制创新。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用好市场手段,激活社会资源。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市、县户籍,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收费清单制度。恪守“两尊、两少、两高”原则,坚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创造,少审批、少收费,实现政务服务高度透明、高效优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重点打好有效放权和高效监管的“组合拳”。制定扶持激励政策,营造尊重企业家、宣传企业家、学习企业家和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三是扩大公众参与度。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媒体和社会公众意见,集思广益,提高公众参与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全市人民投身宣城发展的激情。四是推进市场化改革。凡是市场能决定的都交给市场;凡是社会有能力承担的就放给社会;凡是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可以作为的,就依靠其发挥作用;凡是政府能够购买服务的就向社会购买服务。五是提高招商合作水平。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模式,紧盯国内外500强、跨国集团和行业龙头企业,突出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商。


中共宣城市委 宣城市人民政府

2015年9月10日

(作者:安徽 宣城市)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