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项目建设要做“巧”文章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潘霁野 分类:文产智库 时间:2022-08-22
【字体: 】 【视力保护:

红色旅游项目是直观呈现历史事件和还原场景的客观载体,是强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依托。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水平充分反映了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整合的水平,反映着红色基因的传承、延续及弘扬的力度。在新时代,助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盘活存量、做优增量,这也更加考验红色旅游项目建设的“巧”能力。

当前,红色旅游成为大众旅游新风尚,对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地方掀起了集中建设的热潮,红色旅游产品、项目、业态、场景不断丰富,特色文化、创意元素以及智能科技的紧密融合,让游客能够更生动地感悟革命和建设中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与此同时,考虑到很多革命老区经济底子薄,生态脆弱,粗放式大刀阔斧的项目开发容易破坏生态环境、损害人文历史原貌、破坏红色文化孕育的“根”,因此,建设时一定要严防盲目粗放。

目前,红色旅游步入转换发展模式的新阶段,“提质”成为核心词,要避免大拆大建、盲目搞人造景观,防止过度商业化开发等问题,就需要以“巧”打出一套“精耕细作”的组合拳,贯穿红色旅游项目规划、建设、运营等全流程,平衡红色旅游供给不足与盲目开发建设的矛盾。

首先,坚持规划先导,注重因地制宜,在红色旅游项目建设起始规划上使“巧”劲。红色旅游项目建设不能妄图通过“一锤子买卖”变现,规划更不能搞一刀切,要严把红色旅游规划调研、制定及评审等各个关口,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情况和具体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合理规划。特别是在资金有限、生态脆弱、基础薄弱的地方,要以修缮加固、功能整合为主进行“微改造”,确保成本可控,确保 “修旧如旧”,确保与整体环境和谐。

其次,深挖红色内涵,赓续红色基因,在红色旅游项目的落地建设上出“巧”思。深挖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最大程度利用好、传承好红色文化的原生态环境,尊重乡村现状,恢复生态原貌,兼顾改善人居环境,将古老街巷、传统建筑、特色非遗等原汁原味的在地特色融入红色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开发的全过程。

最后,细化产业运作,延长产业链条,在红色旅游项目营运上支“巧”招。要严格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科学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各个要素的产业链运作效率,加快解决红色旅游项目运营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环境等“肠梗阻”问题,注重在红色演艺、红色文创、红色研学等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在品质上的精雕细琢,从产品及服务内容及衍生的细节上实现利润增长,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总之,立足新阶段,构建新格局,红色旅游项目建设的提质升级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要在产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的有效对接过程中做足科学谋划、精准施策、精细运作的“巧”文章,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科学推进项目空间布局,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实现红色旅游长远发展、助推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吴若山)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