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样板工程”满足群众文化新需求

来源:省文化厅网站 编辑:徐晏秋 分类:马鞍山市,安徽文产,产业聚焦 时间:2018-06-25
【字体: 】 【视力保护:

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马鞍山市以国家公共文化标准化建设示范城市和“文化强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一是夯实基层公共文化阵地。马鞍山市坚持“强基固本”的理念,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增效工程。投资近2亿元,全力推进含山县、和县、当涂县、博望区等一批公共文化新馆建设。目前,当涂县图书馆已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成投入使用;和县文化馆、图书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当涂项博物馆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8月份试运行;含山县图书馆已完成内部装修,正在进行搬迁,预计6月下旬试运行;博望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正在进行打桩。我市按照《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建成24个乡镇(街道)、20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同时,在已建成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础上,正在打造10个样板乡镇(街道)、100个样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所有免费开放场馆实现了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7年公共图书馆流通人次分别达到125万人次、128万人次、131万人次,文化馆(站)年服务人次分别达到57.9万人次、80.2万人次、83.4万人次。举办的展览、讲座、培训、文艺演出等各类特色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并逐步扩大“江南之花”群众文化活动、“周末大舞台”、“周末大讲坛”、“马鞍山读书节”、“文化服务预约配送”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影响力。

三是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构建多渠道“互联网 文化服务”模式,2017年在全市建成22个数字文化驿站,2018年新建10个数字文化驿站,提升基层数字文化服务水平。加强与新华书店、当当网等实体和网络书店合作,在全国首创“你选书、我买单”服务模式,2017年以来,已为市民提供超过1.5万人服务。开通了“智慧文旅”、“诗歌之城”官方微信平台,拓展“指尖上的文化微服务”。依托互联网打通实体馆、PC、手机、触摸屏、电视等5个通道,实现了公共文化预约式服务。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建立省内首个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供数字阅读、文化预约等多种服务功能,百场文艺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通过平台实现实时预约。该平台自2017年9月开通以来,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市民已超过9万人次。

四是创新打造“送戏进万村”服务品牌。在全市397个行政村组织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以各县(区)、开发区、示范园区、新区文化部门为主体,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买专业院团、民营院团的专业化演出,每年每个行政村送正规演出不少于1场,平均每年“送戏进万村”演出都达到500场以上,年均服务20余万人次。演出服务单位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假日,采取群众菜单式点播形式,安排不同的演出内容,既有黄梅戏、庐剧、含弓戏等戏曲类节目,又有当涂民歌、舞蹈、对唱、独唱、独奏、小品等歌舞综合类节目,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极大地调动了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五是全力推进全民阅读名城建设。落实《关于马鞍山市建设全民阅读名城的实施意见》,加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图书资源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构建了全民阅读服务网络。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使用统一的业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协同采编、统一检索、通借通还,市民步行15分钟就可以借还图书,有力提升了市民综合阅读率,2015-2017年全市国民综合阅读率分别达到80%、85%、90%。按照《马鞍山市全民数字阅读服务体系规范》要求,搭建全民数字阅读平台,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开设“书香诗城”栏目,通过PC、移动终端、触摸屏、电视等渠道,推广数字阅读服务。加快推进城市悦书房建设,2017年在全市建成12个城市悦书房试点,2018年建设10个城市悦书房,目前,众创书吧悦书房、汤姆约克咖啡馆等5个城市悦书房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按照《马鞍山市全民阅读活动服务标准》要求,发挥“马鞍山读书节”品牌效应,推动各县区、行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每年平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20余场次。

六是推动非遗保护阵地建设。近年来,马鞍山市积极推动非遗保护阵地建设,开展各类非遗活动。当涂县文化馆(当涂民歌)、和县天门演艺有限公司(东路庐剧)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当涂县实验学校被评为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共有9家。2017年,马鞍山市非遗馆建成投入。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当涂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陶小妹和“和县庐剧(东路)”代表性传承人武道芳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填补了我市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空白。马鞍山市首部地方法规《马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颁布实施,使马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市积极举办“文化庙会——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国家级非遗“当涂民歌”巡演、“当涂民歌进校园”、全市少儿非遗知识大赛、非遗民俗进城大展演等各类非遗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使非遗真正走进人民群众,服务百姓生活。

(作者: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