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博物馆:见证公共文化设施繁荣发展

来源: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网 编辑:徐晏秋 分类:黄山市,安徽文产,产业聚焦 时间:2018-07-04
【字体: 】 【视力保护: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外景

上世纪90年代的黄山市博物馆

有人说:“要想了解一个城市,可以先去这个城市的博物馆看看。”博物馆之于城市就如同书本之于知识,也是体现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如今,黄山大地上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53座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博物馆,在这些宁静、独立的空间里不仅珍藏着我们熟悉的乡土人情,也见证了我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公共文化设施的繁荣发展。

A见证:老馆长的六年市博缘

“这张照片大概是1995年下半年拍的,大门旁边是门卫室,进门左边的这幢两层楼,一楼是租给他人承包的工艺品商店,二楼是办公区,山上是陈列厅和库房。”65岁的翟屯建指着从家中找出来的一张黑白照片告诉记者,那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市博物馆。

资料显示,1963年,徽州地区博物馆筹备处成立,隶属徽州地区文化局。原馆址设在屯溪老街,林荫先生任第一任馆长,1978年正式成立徽州地区博物馆,地区展览馆并入博物馆,1986年迁入屯溪区徽山路24号坞山脚下,1988年更名为市博物馆。市博物馆系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隶属当时的市文化局,馆舍外观为殿宇式三层建筑,钢筋水泥结构融徽派建筑风格,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设有陈列大楼、文物库房、办公楼、休息室、传达室、六角亭、古艺轩。

翟屯建是市博的第四任馆长,1993年从市地方志办公室调到市博。“1993年正是我们国家改革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博物馆是事业单位,工资一部分要自收自支。记得我去的时候黄山市博物馆在职职工有21人,工资百分之三十要自筹。每年经费只有五万多元,光工资就发掉一半,另外两万多元是办公经费,财政情况紧张。我去了之后就抓经济,办了几个公司,把工艺品商店承包给别人,一年承租费大概八万元,还有几个职工停薪留职,才使博物馆维持下来。”他在市博工作的6年间基本就是这样一个状况,“馆内的传世藏品基本都是徽州地区文物商店移交过来的。作为博物馆有三项基本功能:征购与收藏、保管文物,研究馆藏文物,陈列研究成果,让大家通过馆藏文物了解地方历史。那时候,博物馆的业务主要是办一些专题展览和节假日办的临时书画展,由旅行社团队组织来的游客还蛮多的,一年总有几万人次。”1998年7月,第二轮修志开始,翟屯建重新回到地方志岗位,但对这段市博缘至今记忆犹新。

B发展:一级馆凸显文化自信

到二十世纪中期,国家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开始对文化加大投入。自2004年起,根据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要求,市博物馆坚持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开放,为青少年提供爱国主义教育场所。2008年1月8日,位于屯溪迎宾大道50号的安徽省徽州文化博物馆成立。这座以徽州文化为主题的历史文化专题类博物馆占地面积157亩,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展区面积9600平方米,原黄山市博物馆和黄山市文物商店并入安徽省徽州文化博物馆。当年5月28日,安徽省徽州文化博物馆更名为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近10万余件,一级文物35件,二级文物144件,三级文物3913件。其中,徽墨、歙砚、新安书画、徽州文献是馆内的特色藏品。同年,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作为安徽省免费开放第一批试点馆,于3月26日实行免费开放。

去年5月18日,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新晋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系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徽州三雕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省市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山市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该馆作为黄山市重点文化设施、文化旅游的重点景点,已成为中外游客了解、体验徽州文化的窗口,市民和外地游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科教育和中华文化熏陶的“大课堂”,去年参观人数达25.6万人次。

“上世纪90年代馆藏文物大概有七万多件,加上文书有三万多件,以前博物馆根本没办法陈列。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现在新馆建成后把馆藏文物全面展示出来,不仅使本地市民也使外地人能系统地了解徽州文化的历史渊源,把徽州文化的底蕴,通过形象的实物完整地摆在人们面前,使大家更了解徽州文化的内涵。这是新馆建成后在文化上的一个展示,这种展示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目前市级的一级博物馆整个安徽省只有黄山一家,这就是文化自信。”翟屯建认为,新馆的建立对整个社会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益,“徽州文化通过实物展示以及讲解完全能够体现出来,像家训、家风其实在博物馆牌匾、楹联的陈列中已经渗透进去。我也接触过许多家长,现在会经常带着孩子到博物馆去看看,接受文化熏陶。”

C延伸: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为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政府积极出台政策鼓励私人兴办博物馆。采访中,记者从市文化委了解到,为充分发掘徽州文化的时代内涵,讲好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我市在建设管理利用好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的同时,还选择若干古祠堂、古民居,建设徽州四雕、文房四宝、农耕文化、名人艺术博物馆群,弘扬传承优秀徽州文化。其中一些民间非遗类展示馆均由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投资建成,以企业养馆形式运作,如安徽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屯溪区徽墨文房博物馆、歙县新安国医博物馆、五城茶干博览馆、谢裕大茶叶博物馆、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歙县歙砚珍品收藏馆、祁门红茶博物馆等。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市县博物馆、民办博物馆、非遗博物馆等已达53家,用活泼新颖、细致全面、主题鲜明的展览形式,向市民及国内外游客生动展示我市多姿多彩的本土文化和历史遗存。

现如今,我市不仅拥有特色鲜明的博物馆,还有诸多朴实无华、留住美丽乡愁的村史馆。自2016年起,我市以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为重点,策划实施村史馆建设样板示范工程,首批试点7个村史馆,馆展内容涵盖历史沿革、村落营造、古风遗韵、乡贤乡语等。在徽州区西溪南镇琶村村史馆内,油粮票、煤油灯等早已淡出村民生活的老物件,见证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叶挺军长在村头向抗日军民发表演讲等新四军史料诉说着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馆内所有展陈实物均由村民自发捐献。策展人何帆帆说:“我们不仅仅是物品的整理、陈列,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方志的二次诉说,而是以一个小型精品博物馆的理念来打造村史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展示礼仪徽州的新名片,承载乡恋乡愁、构筑精神家园的新阵地,村史馆也在积极发挥着“存史、育人、传播、资政”的新时代功能。“村史馆应该说是一种小型的博物馆,是博物馆形式的一种延伸。”翟屯建认为,博物馆是通过陈列来宣传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这一点村史馆与之相通。

经过40年发展,博物馆的功能已从最初的收集、研究、保管拓展到今天的展示、互动、交流。今后,我市各级各类博物馆还将围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和形式,在做好馆内工作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引进来、送下去”,更好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实习生梁潇 记者舒俊)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