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陈泗湾村借助陈原道故居效应打造美丽乡村

来源: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网 编辑:徐晏秋 分类:合肥市,淮北市,安徽文产 时间:2017-08-28
【字体: 】 【视力保护:

据安徽商报消息 在巢湖市栏杆集镇,有一座河湾环绕的小村庄。虽然现在并不为外所知,但实际上它已经成为巢湖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陈原道故居就位于小村庄的中心位置,随着故居重修开放,这位年仅31岁就在南京雨花台就义的先烈有更多机会被慕名瞻仰。而提起这位当年的“小先生”,村里人也能回忆起很多旧时的故事。

陈原道故居

故居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9日上午,记者沿着一条桐树成荫的002县道进入陈泗湾村。刚到村口,风景便与周边的乡野不同。新修的柏油小路一路指示入村的方向,像城镇一样整齐的绿化也建了起来。村子不大,但是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整修一新。村里不仅有正规的停车位,还有干净整洁的公厕。

陈原道故居位于村子的中心位置,青砖青瓦,门上挂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各种铭牌。门前是一块小平台,放眼望去是一池天然的绿水。陈原道故居原来是一座清末普通民居,后因年代久远,多处坍塌,现故居于2014年重新修缮,共有房屋两间,木架结构,青砖小瓦,前后展厅,中间四合院结构。

故居并不大,根据官方的数据,整个故居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5平方米。早在2015年2月,故居就揭牌开放。

陈原道铜像

名人简介

1925年,陈原道在恽代英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这时他只有23岁。 1929年,陈原道回国,曾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秘书长、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长兼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兼上海革命工会党团书记等职务。 1933年1月,陈原道在上海被捕,同年4月牺牲于南京雨花台,时年31岁。

村里人筹钱供陈原道上学

推开故居大门就是陈原道的铜像,展厅内主要是用展板展示陈原道一生的事迹、手迹以及故居内的旧物等等。

72岁的陈宏祥就住在故居隔壁,“以前我们两家的房子是靠着一个山墙建的,他们家老房子原来在后面还有两间,但时间太久就倒掉了。”他以前还听老辈说,陈原道小时候是村里有名的聪明“小先生”,读书读得好,但是家境并不富裕。后来陈原道去芜湖上学,还是村里姓陈的本家一起凑的盘缠。“从芜湖上学以后陈原道就很少回来了,而且这么年轻就牺牲了,村里没有不知道的。”

陈宏祥说,后来这房子一直是陈原道侄子一家住的,直到前些年才搬出去。陈原道的女儿就嫁在南边的村子里,儿子刘纪原(跟母姓)曾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担任要职。陈宏祥曾经在北京当过兵,看过刘纪原好几次,“也没啥东西带,就送点家乡的土特产,刘纪原很高兴,说着说着这也几十年过去了。”

村民希望更多人了解陈泗湾

八十多年过去了,还能知道陈原道故事的人不算多了,但是在陈泗湾没人会忘记他。在村南,当地将一座桥命名为纪原桥,和刘纪原的名字一样,都是为了纪念陈原道。

现在,当地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借助故居的底蕴与美丽乡村建设,将陈泗湾打造成为红色旅游基地、休闲度假胜地和生态宜居宝地。“以前村里呆不住,都到外面打工,现在年龄大了回来了,村子也变化了。”年近七十的胡女士说,她也不准备再出去奔波,就在村里安度晚年。

见过世面的陈宏祥认为,现在村子里基础设施都完备了,还差一些农家乐等旅游配套,“我们当然欢迎城里的朋友来村子里玩玩,看看我们陈泗湾,了解陈原道的革命往事。”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