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文旅融合启程“诗和远方” 产业振兴筑牢融合发展根基

来源:池州日报 编辑:徐晏秋 分类:池州市,安徽文产,产业聚焦 时间:2018-05-11
【字体: 】 【视力保护:

从云蒸霞蔚、晨钟暮鼓的佛教名山,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意杏园,到李白漫游作诗十七首的最美诗河秋浦河,亦或是传唱千年之久的“戏曲活化石”池州傩戏,令人味蕾大动的陵阳锅子、东至麦鱼、九华素斋等地方美食文化……一城一韵,如果说自然景观刻画出了城市的外貌,那么文化便是流淌其中的血脉和底色。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文化和旅游从来就是相生相伴、相互交融,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诗亦有远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近年来,我市紧紧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文化名市”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把握历史文化的价值内涵,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繁荣。

编制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在全省率先编制出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池州文化旅游人才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文化旅游人才发展数量和质量目标,到2020年全市文化旅游人才总量达到2.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重达到1.63%。先后出台了“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摄影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意见,推动全市文化建设。逐步实施人才引进和智库建设、旅游商品研发和经营人才开发、文化旅游师资队伍建设、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人才素质提升等文化旅游人才建设“十大工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行动计划,探索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等模式,结合文化旅游、民俗节庆等活动,进行生产性保护和传承。去年底,成功创排了全省首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大型舞台剧《千年傩》,承袭和展现了乡民们演出傩戏、傩舞和傩仪、傩俗等傩事活动。

产业振兴,筑牢融合发展根基。我市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吸引了九华山福慧天宝剪纸有限公司、安徽星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文化项目和企业落户池州。加强非遗工艺品的研究开发,如傩面具、佛事用具、大九华玉骨绢扇等,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与旅游的融合。加大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全市拥有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杏花村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九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杏花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九华山风景区、石台醉山野2个广播影视基地,池州美帝雅旅游制品有限公司等7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队伍建设,为融合发展注入源动力。我市自2015年起实施非遗“名师带徒”工程项目,共有22个项目,22位名师,97位徒弟通过项目实施开展教学活动,选派、培养28名文化业务骨干分赴各县(区)文化人才缺乏、文化活动开展相对薄弱的乡镇、村开展人才支援活动。培育了石台县仙寓镇奇峰村老年协会等安徽省群众文化辅导优秀组织团队,青阳县中老年艺术团群众文化辅导服务、市文化馆“文化辅导员进社区、学校”等安徽省群众文化辅导优秀项目。举办了一届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四届广场舞大赛、四届民歌赛、四届非遗展演展示展销、两届美好乡村文艺汇演、两届群众文化结对辅导成果展演、一届群众文化辅导员才艺大赛、皖江八市群艺大赛等大型文化展演活动以及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池州民歌赛、百姓大舞台等活动品牌,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逐年提升。

旅游是文化的传播载体,文化是旅游的资源补给。下一步,我市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编排表演传统剧目,大力推介传统戏剧舞蹈资源,引进文化企业投资建设演艺类项目,继续积极探索文旅繁荣发展新道路,切实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公式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这符合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不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而是对文化的深度品味。当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并非简单的物理相加,而是实现资源和载体、内容与形式、观光与体验的有机融合,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重点旅游资源与项目的建设开发,方能产生复合的化学反应,助推文旅融合升级

(作者:王明智)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