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8:文旅与科技融合正当时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徐晏秋 分类:产业聚焦 时间:2019-01-15
【字体: 】 【视力保护: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MR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应用到晚清时期的地图《增广重庆地舆全图》上。

武汉火车站启用脸部识别技术,旅客可直接“刷脸”进站。  

随着文化、旅游与科技的交融日益广泛和深入,科技已渗透到文旅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在文旅事业、文旅产业中日渐发挥重要支撑和引擎作用。先进的文化、旅游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而科技创新又是推动文旅生产方式变革的有力杠杆。

回顾2018年,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程度日益提升。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科技正在全面融入文化建设、旅游产业、公共文化服务、文物保护、舞台科技、非遗保护传承等各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顶层设计: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文化建设

科技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支撑。面对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文化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相关工作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6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在2018年8月完成验收,通过验收的12个项目涉及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方式创新、文化新业态、艺术创作与演出内容创新等文化建设的诸多方面。以中央音乐学院承担的“‘声影·中国’交互式多媒体电子音乐舞台艺术创新工程”为例,其研发过程和阶段性成果充分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经过第18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多媒体电子音乐舞台艺术创新工程成果专场展演音乐会以及多次国内外重要演出的检验,数十部不同演出样态的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呈现出较好的艺术表达效果,展现了技术创新与艺术创新之间的相辅相成。

除两批18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按部就班开展科研工作、初期成果陆续显现外,省级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也初见端倪。2018年4月,《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正式公布,目的是在政策指导下开展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使山东省文化科技基础环境条件大幅改善,文化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文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依托山东艺术学院的“文化遗产科技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侧重从文化遗产资源中提取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建设山东地区特有的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并将其应用于创新创意开发和衍生品设计。

智能装备:文旅产能的风向标

现今,高科技文旅项目已经成为诸多旅游目的地的崭新名片,蕴含高科技的实景演出、光影盛宴吸引了大量观众,也成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不断为“智慧旅游”赋能。从机场的“刷脸过关”到大数据地图解决出行中的拥堵难题,从行李自助托运到高科技的安检系统,让旅客的通行效率和出行体验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有助于景区降低运营成本。

2018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门文化礼仪广场举行的西安城墙国际文化节上,1374架无人机飞越明城墙,整场活动呈现出集光影科技、现代艺术、古城文化于一体的光影盛宴;同年6月,在首届上海国际文化装备博览会上,“在泥土上都可以印刷”的未来数字印刷技术、“拍什么就能打印什么”的影视道具一体化3D打印、“可以将影像投影到一座远山上去”的9万流明RGB激光显示、“一副耳机装下宇宙声音”的四维数字耳机……131家中外参展单位带来的多项智能科技成果在3天内吸引了2.8万人来上海观展。

在2018年2月落幕的平昌冬奥会上,北京用精彩的8分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信心满满的中国。借助高科技实现影像变换,运动员与智能机器人“牵手”带来了一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视听盛宴。大量科技手段使得舞台风格大气磅礴,智能机器人和透明冰屏的组合让未来世界触手可及,向世界观众发出了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邀请函。

2018年9月,全国首个未来景区样板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杭州亮相,游客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扫码购票后“刷脸”入园。在出境游日渐火热的今天,科大讯飞通过软硬件集成创新研制了“翻译机”,将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到实际场景中,以离线识别、快速翻译、场景识别等特色功能服务用户,使得语言不再是旅行中的障碍。

大数据: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从线下走到线上,让各文化场馆在资源挖掘、共享互动、交流传播、惠民服务等方面实现转型升级。为此,各级政府和各类文化场馆近年来都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和数据挖掘的相关科研和成果推广作为重中之重。2018年,许多成果实现落地并展现出便捷、实用、好玩的独特魅力。

作为2016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人民政府承担的大数据惠民服务项目“文化民意实时测报系统及其常态运行”以西海岸文化惠民卡为载体,通过对全区居民文化消费取向数据进行搜集分析,有效提高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24小时智能图书馆在2018年4月投入试运行。这座全国首家24小时智能图书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采用“刷脸”门禁,读者借助市民卡,通过机器拍照后将人脸与卡绑定,之后只需“刷脸”就可进门。此外馆内还配备了人脸识别自动借还书机,让读者借还书也无需带卡。

2018年6月,青海省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正式开放。作为青海省首家数字图书馆,馆内设有公共数字文化阅读体验区、数字影音体验区、3D/VR体验区三大区域,不仅为读者开通了自助查询系统、自助借还系统等服务模式,还提供了跨平台、跨数据库的一站式电子阅览检索服务。

文物数字化:科技手段激活文化记忆

在互联网时代,以文化保存与传播为己任的博物馆在时代的变革中正面临着自我更新和发展的挑战,数字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和传播方式,让博物馆和文物考古、保护、传播领域尝到了甜头。

2018年5月,由上海博物馆主持开发的国内首个博物馆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验收,上海博物馆的管理初步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该平台汇聚互联网入口、现场服务入口及馆内局域网入口等多项数据,达到俯瞰式的数据观测效果,准确及时、全面综合地反映博物馆的实时运行状况。

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内容详尽、科学完善的文物数据库,是文物保护和文创开发的基础。目前,我国许多博物馆都开展了文物数字化扫描和存档工作。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为实现壁画的永久保存和更好传播,对馆藏640幅唐墓壁画进行了数字化记录和研究展示;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700件早期北大荒版画及64件名家书画作品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也在有序进行,运用数据采集和复制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作品的原始风貌,同时便于作品研究、传播、展示。

发展迅猛的人工智能技术也赋予了文物传播新的形式。在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上,国家文物局与百度公司共同启动了AI博物馆计划,不仅构建了打通各馆壁垒的数字博物馆平台,还在功能上实现智能搜索、智慧地图、图像识别、语音交互导览、机器翻译、AI教育等,目前已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达成合作。

数字化技术不仅在国内文博领域开花结果,还跟随“欢乐春节”等活动走出国门。2018年初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的“遇见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特展上,数字成像、虚拟现实、智慧交互等多种数字媒体手段集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者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展品,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感受蓬勃发展的中国力量。

“互联网+”: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注入新动力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趋势。近年来,传统戏曲、工艺美术等非遗项目借由互联网东风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值得欣喜的是,文化旅游部门尝试利用互联网,搭建青少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沟通桥梁,让传统文化变得新潮、时尚、魅力十足。

近年来,京剧、昆曲及平遥纱阁戏、西藏传统八大藏戏等,在抢救性记录与创新性发展方面都结合互联网新技术进行了有益尝试。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过121项有关戏曲艺术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其中涉及新媒体和互联网传播的有9项,通过“互联网+”不断探索戏曲文化更好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创造新的可能性和持久动力。

2018年3月,百度“非遗百科”上线了“唐卡专题”,对《白度母》等40余件唐卡展品进行展示。通过亿级像素采集,120张高清照片矩阵合成10亿像素的超高清图片,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观众甚至可以获得比线下更好的观赏体验。

2018年5月,由百度发起的“我为家乡非遗代言”活动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用户可以通过上传照片生成一份家乡非遗代言人海报。这项活动激发了数十万年轻网友为家乡非遗发声,大大提升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故乡的自豪与眷恋。

除此之外,“互联网+文物”、云计算大数据、综合运输信息化等数据资源正呈现打通趋势,共同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以陕西为例,通过腾讯搭建的相关互联网平台正在实现省内文物的“活化”,在文物识别、文物修复、数字科技馆建设、智慧游园平台搭建、文物IP打造与传播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作者:连晓芳)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