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少年张朝阳:期待回到网中央

来源:电商报 编辑:徐晏秋 分类:创新先锋,文产智库 时间:2018-11-07
【字体: 】 【视力保护:

再次提笔撰写张朝阳,先看了他曾经力荐的电影《乔布斯》以及他和搜狐投资拍摄的自制电影和网络剧《煎饼侠》、《匆匆那年》、《我在大理寺当宠物》。笔者以为,张朝阳推荐和投资制作的作品代表了他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多年前,张朝阳毕业于清华大学、考取奖学金项目赴美留学并取得了麻省理工博士学位;二十多年前他放弃优渥的外企工作创建了搜狐并登临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成为当时中国网络门户的代表;十多年前他创建的搜狐成为奥林匹克内容供应商;最近这些年他和搜狐投资了搜狗、畅游并使这两间公司与搜狐同样成为上市公司,同时开发游戏、塑造IP、投资电影、维护版权,并且时而偷得浮生半日闲。

年逾五十的张朝阳仍然是当年贯通中西的学霸和万里归来的创业少年。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1次采访撰写张朝阳的文章是在2001年,记得时值初春时光,苹果笔记本还没有诞生,我提着厚重的电脑慕名抵达北京光华长安大厦当时正处于风口浪尖的门户网站搜狐公司,采访被社会各界议论纷纷的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彼时,那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MIT的理工科高材生正值风华正茂,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带着互联网创业的狂想执着。

17年之后再次提笔撰写关于张朝阳的封面文章,仍然有着当年的希冀和崇尚。现在,张朝阳和他的搜狐体系的公司已经搬至清华科技园。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北京的长安街地带以及外企云集的恒基中心、中粮广场、光华长安大厦等高端时尚的五星级写字楼里,以张朝阳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人,二三十岁、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他们从国外学到世界最先进的IT和互联网技术继而学成归来开始创业,他们时常穿着牛仔裤、T恤衫、旅游鞋,背包里的手提电脑很沉重把他们年轻的肩膀压得有些歪斜,他们常常加班熬夜到凌晨4:00,厚厚的眼镜片后边透着熬得通红的眼睛……

然而,这群执着的年轻人却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启蒙者、创业者、教育者和推动者,是他们在身体力行地推动着中国互联网业的长足发展。

张朝阳,就是这群执着而卓越的年轻人中的一位。虽然他的搜狐公司在网络界历经沉浮,媒体舆论也颇有微词,但是他的笑容依然低调、灿烂、自信而果断,公司改革、业务转型、企业收购、自制电影、打击盗版、练瑜伽、跑长跑、游泳,仍然如当年万里归来的少年。

回国创办搜狐

回国发展的决定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历了几年时间的反复斟酌。1995年,他陪同MIT校长访华,此次行程之后决定回国发展,并强迫自己在31岁生日到来之前踏上回国旅途。

回国初期,他先代表ISI公司开始了比较艰苦的工作,先在万泉庄园租了间办公室并兼作卧室。那时他常常带着便携机、穿着西装到新华社等单位收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同时筹划着自己开公司并把商业计划书拿到美国筹募资金。不久,便募到了第一笔资金20万美元并在美国注册了公司。

1996年底,在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冬天的下午,他坐着“面的”把第一台服务器抱着送到了北京电报局,还带了一瓶酒和相机,想把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拍摄下来。“当时我心里明白这样一点,一场革命将要发生。”他说。

2001年搜狐网站便从当年1台服务器发展到400多台,访问量从几百人发展天到每天四千多万人次,注册用户达780万,每天下载的页面量达1个亿,目前而言也是海量数字。

“搜乎”这个名字是1997年11月闯入张朝阳脑子里的,其实最先的英文写法是Sohoo,中文即是“搜乎”,意思是“你想搜索吗?”后来征求员工意见,大家觉得把“乎”改为“狐”更能体现中国文化、更加形象易记,况且狐是一种聪明伶俐的动物。于是就有了“搜狐”。

经过几年发展,搜狐从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受广大用户喜爱的综合门户站点,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为大众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网络导航的基础,连续不断地推出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内容服务,新闻、体育、工商财经、房地产、影视、音乐、求知、IT、女人、游戏、购物、免费邮件、聊天室、留言板等频道为越来越多的网民提供了网上社交场所,成为中国网络用户进入互联网的最佳渠道。

这样的搜狐,便是中国当时最早的门户网站的样貌和轮廓。

网络新贵与股市沉浮

2000年7月,搜狐在美国NASDAQ纳斯达克上市,从国内知名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品牌,而张朝阳也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字英雄和新经济时代的亿万富翁,这位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博士出身的年轻创业者身价忽然飙升到1.7亿美元,成为钻石级王老五般的互联网新贵。

但是那时他身上穿着的经常还是那件印有搜狐标志的黑T恤。

张朝阳把这份“从股市上掉下来的财富”解释为“纸上的钱,它反映了在一个上市公司总体股票价值里面个人所拥有的部分”。当时持有搜狐公司三分之一左右股份的张朝阳,他的身价就是根据实时的股价乘上自己所持有的股票总数计算得出的。

上市公司股价随时变动,互联网上市公司更是震荡幅度很大,可能一夜致富,也可能瞬间缩水。多年之前搜狐在NASDAQ股价就曾面临跌破1美元困境,社会舆论有些像看热闹似的关注着SOHU和张朝阳。彼时的张朝阳像是一面镜子,反射着公众和社会对创新者的冷嘲热讽和大众点评。在股市和媒体的双重压力之下,张朝阳心情有时不好但仍然冷静、泰然自若。他更加注重公司经营本身,“集中精力做好企业,给投资者看到赚钱的希望”,他和公司需要不停地解释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呼吁大家要看清整个市场的发展规律,过热了就会回落,太冷了就会回升;而到NASDAQ上市只是市场手段,大家大可不必赋与它太多意义,否则就会一会儿兴奋,觉得它多伟大,一会儿失望,说它一无是处。

之后不久,搜狐股价大涨29.63%,惊涛骇浪化险为夷。

举世瞩目,举重若轻

Charles,在公司大家都这么喊他,张朝阳是大家的朋友和同仁。

但在知名互联网企业的CEO群里,张朝阳算是遭到非议和微词较多的。对于种种议论,张朝阳说,他已经习惯了。其实,搜狐是采取了个人推动品牌的道路,早期搜狐的融资策略非常保守,用于市场推广的费用非常少。在中国人的脑海里,觉得公司老总应该正襟危坐在宽阔明亮的办公室里,像他这样大量的抛头露面许多人不以为然,所以有人称他为“做秀高手”。其实,这种推广手法在国外很普遍,多公司连宣传广告片都由老总担任主角,原因就是推广“人”比推广“公司”费用要少得多,比如乔布斯就是苹果公司的符号。

张朝阳说:“我其实不是很善言词,甚至有些木讷,但没有其它选择。现在,公司整体进入了规范化运作阶段,我的精力也会更多地放在公司的运营发展上来。”但不管怎样,张朝阳做秀也好、找钱也好、上市也好、股价跌落时他不顾一切地自己掏腰包买股票也好,当时的这位年轻CEO每日都是东奔西走,从来就没有停下过脚步。

关于孤独,年纪渐长但是仍然未婚的张朝阳说,出名以后就不怎么觉得孤独了,因为大家都在谈论你,在他看来,别人的幸灾乐祸比人家不理你更加悲哀。

回首回国发展这些年,已经超过了他回国时的理想,当时只是想做成点事情,没想到会做得这么大,至于当时出现的股指滑落等一些小麻烦,比起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比起融资的时候、比起发不起工资的时候,根本算不上什么。

归去来兮,胡不归

张朝阳1964年出生于西安,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创业建立搜狐爱特信公司,1998年2月25日,创建“搜狐”品牌,1998年10月美国《时代周刊》“50大数字英雄”称号获得者, 1999年7月《亚洲周刊》封面人物,刊登了题为“YOU CAN GO HOME AGAIN”《重归故里》的封面文章……

1995年,张朝阳拎着两只箱子回到北京……1996年创建搜狐……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2008年……2016年……至今。

这是位骄傲、孤独、低调而深爱着这个国家的人,遥想着他在世界各国融资做秀、背着手提电脑大步流星若有所思、因为加班而熬得通红的眼睛、在世界论坛上慷慨陈词种种情节,朝阳,也许不仅仅是他的名字而是寓意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一种经济形式。

BAT与门户“三剑客”

毋庸讳言,世纪交替之际的那几年是张朝阳和搜狐公司最新锐、最阳光、最带劲、最有成就感的好时段。纳斯达克上市之后曾经成功入围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并成为媒体赞助商,但是奥林匹克俱乐部世界知名企业云集的大家庭中,搜狐表现得没有过于激情和执着,创始人张朝阳也没有当年穿着轮滑鞋在天安门广场疾驶而过的青春冲动和少年痴狂。也许在事业抵达到一定的巅峰之后反而看淡了功能利禄,多了些洒脱,超然物外,冷眼看待社会舆论和行业的变迁,正如静观花谢花开、潮起潮落。

但是早在10年前,搜狐、新浪、网易被并称为门户“三剑客”。 中国最早的互联网探路者中,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博士张朝阳是学历最高的创始人,他的导师尼古拉·尼葛洛庞帝的著作《数字化生存》曾在中国畅销百万册,在这位世界名师的支持下,张朝阳回国创办了搜狐网。

“三剑客”之中,新浪坚守着媒体属性,新浪博客后续接力,新浪微博之后崛起并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全民产品。归笼到腾讯旗下的张小龙及其微信也曾经抢走了些移动互联网的风头。网易起家的邮箱诸如今天的126和163依然是中国最好用的Email系统而且为网易带来了良好的基础流量。业界有时也会议论和比较搜狐、新浪、网易,任何公司自诞生起便携带着特有的基因,各种评议和猜测,奈之何。搜狐还是搜狐,张朝阳还是张朝阳。

2016年,张朝阳带领着他的团队以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20公里的方式为搜狐公司20周年庆生,以此表明20岁的搜狐还在路上,不做大型庆典而是低调赶路。

搜狐最近几年产业升级、迭代转型,曾在移动互联网和视频领域重点布局。

但是,英雄所见略同。在互联网视频领域,目前已经形成爱奇艺、优酷与腾讯视频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背后分别是资金实力雄厚的BAT三巨头。由于各家视频网站哄抢影视版权,导致头部内容价格虚高,视频网站的收入往往无法覆盖内容成本。

2017年年中,搜狐在网络视频业务进行了几年大规模投入后开始进行战略收缩,逐步缩减购买头部影视剧版权的投入,转向依靠低成本自制剧、自制综艺和PGC提供内容的战略,诸如《煎饼侠》、《匆匆那年》、《我在大理寺当宠物》等,通过原创视频降低内容成本的同时,带来流量和广告。

张朝阳解释称发展的第一步是盈利,这是作为一个企业的本分,在此之后才能期待在一些领域中产生爆发性的机会。他表示,对于公司首先应当要求做到基本要求之后才能够有所提高,以盈利为目标应当是坊间所谓的底线思维。公司目前还是以成本控制和缩小开支为主,试图用更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更高的增长为主。

张朝阳并不讳言搜狐目前暂时处于发展转型期,互联网的江湖很残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6年的张朝阳说,他要用3年时间重新回到互联网的舞台中央,现在倒计时开始。我们拭目以待50多岁的张朝阳是否还如那几年那样充溢着创业激情、处处展现着不可一世的张狂。也许,作为第三方的我们应当看到他默默而隐忍的努力,比如《煎饼侠》就是搜狐视频联合出品的电影且取得了不错了票房,自制剧《屌丝男士》仍由原班人马打造,影片投资不太大但仅凭点映就已经收回成本。这些努力是否曾经意味着搜狐准备进军电影行业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这样的小制作“大确幸”正在默默支撑搜狐扭转乾坤。

关于打击网络盗版,张朝阳说搜狐一直会是领导者,只有版权清净才有影视和网剧的真正繁荣。

行业第一,永远有多远

早期的搜狐公司快速成长并如日中天之际,阿里巴巴还没有产生,QQ也还没有产生;美国《时代周刊》“50大数字英雄”称号获得者张朝阳举世闻名之时,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这些新概念亦都没有踪影。长江后浪推前浪,后起之秀应当对前辈的薪火相传秉持以应有的尊重。

盛名尤在,价值长存。让张朝阳颇感欣慰的是搜狐目前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三个美国上市公司的互联网企业。抑或正如媒体红人吴晓波所云,搜狐未能眼疾手快地把到手的项目转化为可以长足发展的事业。与新浪、网易同时代诞生的搜狐遗憾之处是研发的每项产品都不错,诸如搜狐新闻、搜狐邮箱、搜狐微博、搜狐视频、搜狗输入法,如果能排在中国市场第一位就好了。看来搜狐的下一步是五指并拢重拳出击某一领域,相信搜狐有这样的底蕴和家底。搜狐曾经早在上个世纪就创造了行业第一,创始人张朝阳早在1998年就登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并且被美誉为数字英雄。但是客观地讲,张朝阳总不能永远霸占封面,永远屹立于行业制高点。坊间曰赢家通吃,但是张朝阳从未在某些行业吃干挖净,总是有意无意地留下些空白和成长空间给同行和年轻后生,不去竭泽而渔,而是留有余地。

舆论的评价有时过于刻薄严格,或者说大家对于创始人的期望过高、过长、过久、过于迫切,永远第一,永远有多远,还不如多给创始人些许时间段,让他们也能有足够的思考、喘息、等待、徘徊、远行之后再度策马扬鞭归来,再次回到数字世界的中央,开启新一轮的精彩。


(作者:张闻素)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