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企在东盟寻根新文化 借船出海?不,我们造船出海

来源:安徽商报 编辑:徐晏秋 分类:安徽文产 时间:2018-02-08
【字体: 】 【视力保护:

山水相依,更文化相通。600多年前,郑和扬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瓜哇、暹罗、真腊等东南亚国家是第一站,往来的清单上有看得见的各种物产,亦有文化宝藏、传统礼仪和精神内涵。而今在东盟,无论扎根立足的第三代华侨,还是来此闯天下的“创一代”,或是远离家乡、打工拼搏的中国人,你总能听到中国大使馆的参赞们说:中国人是这里最勤劳勇敢的人,华人华侨是这里最富有的阶层之一,侨团是这里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在文化交流有着天然优势的东盟,安徽的文化企业积极走出去,沿着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追溯文化之根,传播文化之新。

一位老先生在友联书店阅读,背后就是安徽出版集团的展柜。

牛车水里的广场舞,中文书架前的老大爷,店家收银的支付宝,国际机场内的中国瓷。若不是街头挂满的新加坡国旗和行驶的左舵汽车,你压根意识不到这是在国外。程惟是安徽黄山人,他带着我们走进仓库和书店。他和太太马晓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来到新加坡。在这个国际范儿的“平台型”国家,他俩一人掌舵华文书局,一人负责与安徽文化企业合资公司的运营。坚守20多年,不仅为了自己和家人更美好的生活,更希望挖掘华语世界的瑰宝、传播中华文化,辐射东南亚甚至全球。

一间著名的书局承载着几代华人记忆

新加坡城桥北路,距离标志性的滨海湾不远,是传统的华文图书中心。与一街之隔的来福士相比,这里安静、传统,甚至有点老旧。

一座典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筑,中空、回廊,墙体泛着淡淡的黄色。程惟介绍:“这就是传说中的百胜楼。”记者环视整栋建筑,大众书局、青年书局、现代书局、胜友书局,销售各种华文图书和文化用品。

据说,取名“百胜楼”也是避免“书”同“输”的谐音,希望以书为赢,寄托着保财化吉的美好愿望。

拾阶而上,三楼转角处,大红的“福”和“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的对联映入眼帘。友联书局大门的装饰很中国化,内部的一切都用汉字标注:社科人文、人物传记、大陆文学、政治时事……书架上的图书分门别类。

店内前后来了四名读者,年龄结构偏大、青睐传统文化似乎是他们的共性。 71岁的林爷爷蹲在游记栏书架前挑选了好久,“准备去澳大利亚或日本游玩,要先做做功课呀。”相比发达丰富的网络游记,林爷爷更喜欢把书拿在手里的感觉。郑女士则是来找食谱的,祖籍潮州的她深知靓汤的大有名堂,“我有研究草药,家里阳台也种了花花草草,这里离我家近,可以找到很多想要的书。”还有一位孙先生,酷爱书法、考古,平均一个月来书店两三回。

友联书局目前的掌舵人就是马晓敏。 2005年她接手63岁的友联书局,此前10年,她从点货员成长为最强销售经理;此后10年,她将书局业务拓展得广泛且多元,不仅在书的来源上有大陆、香港、台湾、马来等地,更将华文书销售到了图书馆、大专院校。

这个1952年开业的书局,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读者共同的记忆,而今它又有了新的发展思路:踏足文创产品市场。“无论什么内容和形式,提供精神食粮、传播文化价值观的使命不会变。”

一家新兴的电商记录华人阅读大数据

就在马晓敏筹划布局书局新方向时,她的先生程惟正在公司里忙活。

这一天是周日上午,新加坡街面最欢腾的是沿街楼体上悬挂的国旗,此外,这个花园般的城市安静无比。实龙岗北5道,一个类似轻工业园区的地方,新龙图(新加坡)贸易公司就在这里。“这些都是货架,政治军事、理财管理、东方哲学、西方宗教、励志心理,分别归类。”穿过仓库区,就是一间六七十平的办公室,几张办公桌、一张会议桌挤在其中,“全部才300多平方米,除了书架,办公用品都是二手的。”程惟说,新加坡房屋租金贵,他们就尽可能缩减面积;快递费贵,他和员工就客串快递员,“前几天8个学校的订书,我就自己开车挨个送。”

在这个公司的股份构成中,友联书局占20%,安徽省新龙图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占股80%,后者是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记者在门口的标牌上看见“来买网”的LOGO。这是2014年2月,公司在新加坡建成的海外文化电子商务平台和中国图书批发物流中心。

打开“来买网”页面,新华书店和皖新传媒的标志占据栏头的位置,其中不仅有各类中文简体书,还有文房四宝、中国瓷器、竹制品等文化用品、很受欢迎。“这也是安徽第一个海外文化电商平台,也是东南亚最大的中文文化电商平台。”安徽发行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建伟说,线上图书已达200多万种。

程惟透露,上线一年多来,网站已积累了3900多注册会员,这在快递业和网购业并不发达的新加坡,是极难得的。由此,一些大数据便出炉了。

哪些人会来购买、阅读华文书?“有点两极分化,要不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从大陆移民过来或从小受到华文教育的;要不就是16岁以下的,现在需要学习中文。”

新加坡人爱看哪些中文书?“社科、历史、医疗保健、艺术,订单和出货量最大的是儿童书,比如‘中国童书皇后’杨红樱的作品总会卖脱销。”

一种全新的传播用贸易拓展文化输出

在百胜楼的友联书局,两个专柜很特别。一个是安徽发行集团旗下来买网的书籍展示,另一个是安徽出版集团“一带一路”的专柜,这更加说明其与中国文化、安徽文化的紧密联系。

在位于合肥北二环的新华发行集团,轰鸣忙碌的仓库内,有专门的一条输送线,将分拣员分拣出来的图书送到指定位置。一边的办公室内,负责线下销售的李梅正对照书单一本本核实,“今天有376本,文学、计算机、儿童类书比较多。”

李梅说的都是来自程惟公司的订单,书籍通过三天的空运或一周的海运才能抵达新加坡。和三年前相比,她说,现在的订单少了很多教材教辅,多了各种文学类图书。

从2012年,发行集团就开始“走出去”,联系了马晓梅的友联书局。“8月来了第一笔订单,2.6万元,但对到货品种、时限都有要求。”新龙图公司总经理助理魏文强也是新加坡新龙图公司的董事,他回忆当年,“有些书甚至现在网上购买;我发着高烧、冒着室外40多度的高温,和两个留学生一起在广场上理货。”

从第一笔订单、与别人拼货开始,魏文强就期待着有一天能装满一车、一个集装箱;再从做客户订购、压低成本做利润到而今已实现的直接面对客户销售产品、传播文化。

一份匠心的设计打响中国创造这张牌

而今在新加坡,友联已成为最大的中文图书经销商和供应商,也是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属下的26间分馆最大的中文书籍供应商,占7城馆配份额。据测算,仅百胜楼的门店内每月销售额五六万新币,中文简体字图书占据四分之一销量;此外,更多的中文书通过学校、教育部门、政府机构销售、传播。

在阅读越来越被挤压的当下,马晓敏还在坚持、创新。她说:“我女儿的华文老师,会义务把自己的全部联系方式向家长公开,随时随地关心学生的动态和学习,这可能是受华文教育的人骨子里的爱心和师德。”她想挖掘和展示语言之外的道德修养、文化瑰宝。

同时,安徽的文化企业也期待借助文化贸易,拓宽文化走出去的渠道。“来买网已在新加坡、台湾落地,后期还将在美国、欧洲分别建立海外文化基地分机构,达到辐射全球的目标。”刘建伟透露,集团还将升级中国制造,将互联网嫁接印刷业,打造“来印网”、承接更多的国际印务,“在其中设计、嫁接中国元素,用个性化订制打响中国创造这张牌。”

(作者:1)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