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黛瓦马头墙 徽韵绩溪等你寻

来源:中安在线 编辑:潘霁野 分类:安徽文产 时间:2022-09-02
【字体: 】 【视力保护:

踏入绩溪,就能见到青山与绿水之间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马头墙也成为了徽州古民居的标志性元素之一。那么,马头墙到底由何而来呢?

马头墙,是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又叫跌落山墙,因翘檐形状酷似昂首马头而得名。最初设计的作用是为了隔绝邻居之间的房屋防御火灾的功能,所以又叫封火墙。后来随着工艺的改进,马头墙被徽州的建筑工匠精心设计,成为镶嵌在徽派建筑上的一颗明珠。

据记载,明朝弘治年间的盛夏,徽州城的百姓正在欢庆佳节。傍晚时刻,城东地区的民屋起火,盛夏干燥易燃,古徽州房梁架构又多为木材,一排排民居很快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耳闻村民的惨叫哀号,知府大人何歆心如刀绞。突如其来的大火让毫无准备的徽州城损失惨重,知府何歆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每五家一保,共同出资用砖砌成高于屋瓦的高墙阻止火患时火势蔓延的方法,以通告的方式在整个徽州强制推行,何歆创造的高墙有效封闭火势,阻止火灾蔓延。后人便称之为“封火墙”。

随着对封火墙防火性的认识,徽州人已不满足于“五家一保”逐渐自觉每家每户独立建造起封火墙,成为“一家一保“的形式。后来由于徽州建筑师们在建房屋时又对封火墙进行了改良,使造型如高昂的马头。

马头墙一般正面对称,中间低边上高,重重叠叠,叠数多至五重者便成为“五岳朝天”,墙垛座头上常雕刻鹊兽等,形态逼真。庄严肃穆的马头墙与房前屋后从龙翠竹交相辉映,顶端鸟语虫兽的雕刻栩栩如生。

马儿在徽州也是吉祥的动物,“马到成功”也是徽州商人的愿望。“粉墙黛瓦”与“马头墙“便成为徽派建筑的文化之一。马头昂首向远方嘶鸣,神态活灵活现,显示了徽州文化博大包容的胸襟,山墙重重拾级而上,寓意徽州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森严与儒家文化的精髓。走近马头墙,如同走进了徽州古老的历史,翻开了徽州文化厚重的扉页。

绩溪龙川水街,徽派马头墙鳞次栉比。龙川水街,位于安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距绩溪县城12公里,具有悠久的历史。龙川水街及沿街两边的文物古迹有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极高的文化价值,龙川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徽商胡炳衡故居、胡宗宪少保府等都是研究徽州文化艺术的实物资料。

除了这些文物古迹,水街两岸的居民建筑则是欣赏马头墙的好去处!两岸建筑鳞次栉比,村巷幽幽,粉墙黛瓦,马头昂昂,一派古村悠闲意蕴。

绩溪上庄,皖南古村落中的一颗明珠。绩溪上庄是粉墙黛瓦马头墙与绿水青山形成的美妙组合,是皖南古村落中的一颗明珠。上庄村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古村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

从远处看,一堵堵翘角的白墙,被灰色的小瓦勾勒出一幢幢民居的轮廓,像一幅幅酣畅淋漓的水墨画,又像一幅幅高调处理的艺术照片,人在山中走, 如在画中行。

一排排的马头墙与绩溪地形起伏、山水河流的绵延交相辉映,让古徽州建筑在整个自然美景的映衬下,繁中有序,韵律十足,不仅凸显出光与影的交错,更加蕴涵着虚与实,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章蕾)


联系我们

策划、编辑:阮晓昕、徐晏秋

热线:0551-65179957

Q Q:1766296046

安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联盟| 网站介绍| 广告服务| 诚征英才|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60060  皖IPC备17003660号-1  网站管理中心

Copyright © AHCID.com All Rights Reserved.